【原文】:
〔2〕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译文】:
徐爱问:《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定理,这个观点好像与先生的学说相悖。阳明先生回答道:“在万事万物上寻找达到至善/智慧的方式,就是把功夫/根本放在外边了。至善/智慧是心的本体(心本来的面貌)。只要把明明德的功夫做精纯,做到专注一个天理就可以了。这也就包含了万事万物。(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朱熹所说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就是正确的了。
【详解】:
研习《传习录》比较深入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字数越少,信息量越大。
在解读本段之前,作者有几点需要重要强调:
1. 我的解读仅代表我一人观点。希望不赞同的人不要流入“愤青”的地步,如果你连“成圣之路是不同的”这个观点都不赞同,那我和你辩论也徒劳。
2. 作者不认为现在我们对《大学》《中庸》《论语》等典籍的翻译是完全准确的,所以在我的文章中,会出现许多不同于过去认知的情况,习惯就好。
3. 古人惜字如金,所以每个字都有其含义。而且没有标点符号,我们现在所得到的断句,都是历代学者增添,作者本人并非100%赞同。接下来我们开始解读。
①“知止而后有定”出自《大学》第一段。
此处断句作者不能认同。“知止而后有定”应该为“知止,而后有定。”翻译过来是:“知”通“智”,“止”为达到/安住,“而后”为然后,“有”通“又”,“定”为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整理下来是:
“智慧达到且稳定在高深层次,然后才又有镇定的心态。”如果这样断句,《大学》首段与下文才逻辑通顺且符合儒家的根本方向。
首段全文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对这段的翻译是:
“《大学》这本书所想告诉人们的‘道’,就是弘扬美好的德性,让人们互相和睦友爱,达到至美至善且智慧的目的。智慧达到且稳定在高深层次,然后才又有镇定的心态。有了镇定的心态才能做到心‘净’(此处‘静’通‘净’),心净后才能做到安详/从容不迫,做到安详/从容不迫才能更好的思虑/谋划,做到更好的思虑/谋划才能得‘道’。万事万物有其运行的逻辑顺序,知道(本处的‘知’为本义)且明白这种原理,则离‘道’越来越近。”如果这样翻译首段,则与后文是逻辑通顺的。首段告诉我们《大学》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接下来的第二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达到“智”“至善”等等该如何做,怎样做的方法。
②回归《传习录》本段,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定理,而阳明先生认为心即理,不要在外物上寻求。“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我们先要弄懂核心关键词“至善”不能仅通过字面意思理解为善良/美好。以儒家的作风,应理解为“智慧/心体/道/性/本源/良知/天理等等”包含多个意思。理解了这个,本段自然通晓,阳明先生倡导在内心中寻找“智慧/心体/道/性/本源/良知/天理等等”
③该如何做到“至善”?阳明先生说“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也就是为善去恶弘扬美好的德性,做到精纯,做到专注,便成功了。
④“然亦未尝离却事物。”就像开头说的那样,字数越少信息量越大,本段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阳明心学并非倡导槁木死灰,沉空守寂的修行方式。强调的是心为主宰感应/感知,感应/感知什么?还是物,物可以是手脚,可以是花草树木,可以是金星火星。
作者本人认为心学并非唯心,也非唯物,而是唯心+唯物(此段涉及西方哲学定义,后期详细表述)。
⑤最后阳明先生表达,如果从心上寻求,那么朱熹所说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是对的。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