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对人们和牛羊来说最可怕却又最离不开的生物,毫无疑问是狼。而我们汉人却从小被灌输着对狼的一种偏见。
从小时候的狼外婆,到小学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狼一直出演反面角色,直到如今,在我所接触到的关于狼的成语也大多是贬义,起初我以为狼只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扑捉一些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凶猛不及狮虎,速度不及猎豹。同为食肉类哺乳类动物,他们只能去欺负弱小的狐狸、豺狗。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可见我们对狼的偏见,可为什么偏偏居住在草原,并且最能被狼所影响的游牧人民,却视狼为信仰?这本《狼图腾》很好的解答了我的问题,并讲述了一个汉人在草原如何慢慢改变,如何在草原中吸取草原文化的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汉人陈阵在草原,毕利格老人教陈阵在草原生活,狼的习性等等。其中,在陈阵刚入草原不久时,经历了一次狼群深夜袭击黄羊群的事件,目睹了狼群的凶残,在毕利格老人面前不禁大骂狼群的凶残,甚至下决心要杀灭狼群,看似正常不过的情绪,不料被毕利格老人一顿教训,这一事件完全反映了草原以及社会的弱肉食强,优胜劣汰,狼群所捕杀到的都是弱小,经验不足以及年老的黄羊,为草原清理“垃圾”,不然大量的羊群会将草原吃光,人们和牲畜也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所以狼要采取大面积围捕,将多余的羊送回腾格里。
书中主人公陈阵在前一部分一直存在的疑问“为何华夏泱泱大国,在元朝清朝却被游牧民族所占领,统治?”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看完之后,我才明白,这其实就是一种“狼性”,和一种“羊性”的差距。我国在古代和游牧民族的对抗历史源远流长,之前我们还可以与之抗衡,甚至击败游牧民族,这是因为我们华夏还有这“狼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向人们灌输“羊性”,使得“狼性”退化,在与游牧民族的斗争中败下阵脚。
“羊性”可恶至极,沈石溪小说里有这么一段:一头绵羊被吞噬,其他绵羊在一旁幸灾乐祸的咩咩笑着。这么幸灾乐祸!就像当时日本侵略中国,一位中国人被斩头,其他的人围在一旁冷漠的围观!
而在书中,狼,它们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扯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这才是“狼性”,这才是人们所应拥有的天性。
而如今我们在生活中却充满了令人厌恶的“羊性”,许多人遇事报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像近期“萨德”等事件时,人们掀起反韩热潮,抵制韩货,但依旧有人为了一己私利使用韩货,这就是“羊性”,如果换作狼遇到这种侵犯整体权益的事情,它们定会牺牲自我,投入集体,团结一心,共同反击,这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狼性”!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狼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十七中福彩二班
王嘉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