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整理文档时,发现自己今年元旦过生日时写的一篇稿子,每当过生日或逢年过节,或放小长假时就特别想家,想念双亲。马上要到五一小长假,心已早早飞到千里之外……
80年代初,我们那儿的农村,孩子们过生日一般都过农历的,我也不例外,一直延续至今。今年因闰农历四月,我的农历生日顺延至2021年1月1日。元旦,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告别忧伤难忘的2020,揣着美好的憧憬踏入2021年,如期而至的生辰也因元旦,更是平添几份喜庆。
儿时过生日是没有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蛋糕可供选择的,可我却依然翘首以盼着那天的到来。生日之时恰逢冬至,杀鸡宰鱼必不可少,放学后妈妈会准备一大桌丰盛可口的饭菜,还给我们做米粑。冬日萝卜赛人参,水灵灵的大萝卜切丁,鲜肉做馅,撒上青翠的大蒜叶,一起包裹进雪白的米粉团中。无论是蒸还是煮,吃起来都鲜香十足,回味无穷。记忆中妈妈的勤劳与善良是有目共睹的:她时常自发自愿修桥修路,只为了大伙儿们农忙时行走起来更方便;炎热的夏季,她会给路过家门口的乡亲递上一块西瓜解暑;还记得一个寒天腊月天,有位衣衫褴褛素不相识的老人路过门口,妈妈看见了,赶紧回家找了顶帽子赠他避寒;如赶上节假日或家人们生日之时,她便会把家中丰盛的菜肴单独盛满一碗,送给隔壁腿脚不便,无儿女过问的老人享用,不曾因岁月变迁或她外出数年而改变。当然了,她也会把生日那天做好的米粑,送给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一起分享我们成长的快乐。生日鸡蛋与长寿面也是必须要吃的,普普通通的青菜挂面中,饱含了父母对儿女们深深的爱护与美好的祈愿,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下,我们迎来了自己一次次幸福的生辰,也慢慢地长大……
17岁后我来到了爷爷、奶奶与叔叔们生活的城市上学。每当我生日时,爸爸便抽空来合肥探亲,家人齐聚一起帮我过生日。他还会从老家带来妈妈做的米粑,记忆中的味道连同妈妈的思念与祝福一起来到我身边,只是这时忙于生日宴的主厨换成了奶奶。奶奶膝下无女,所以孙女自然疼爱有加,加上小时候我们聚少离多,老人家更是把满腔的爱意都倾注在了满桌的菜肴中,对我嘘寒问暖的言语间,忙前忙后的身影中……每过一次生日,也将意味着长辈们朝年老又迈近一步,进而更加珍惜相处时的天伦之乐。如今爷爷奶奶已离我们而去,再也无从感受,曾经过生日时家人间,久别重聚的其乐融融了。已身为两娃妈妈的我,也定居在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城市,与亲人们的相聚更是屈指可数。只是每逢生日的清晨,当我还在温暖的被窝中酣睡时,便会相继接到爸妈的电话或微信祝福,从未改变。是呀,无论你身在何处,为何年纪,在父母的心中,你永远是他们长不大的孩子,那份血溶于水的亲情是此生割舍不断的牵挂。
如果说小时候过生日,是我对垂涎欲滴美食的向住,长大后则更多是对父母的牵挂与已逝亲人的思念:牵挂年迈的父母身体是否安康、生活是否顺意、冬冷有无衣物御寒,叮嘱他们伙食不可亏待自己;回忆与祖辈曾经生活的点滴,想念与他们生前相处的每个瞬间……
写于2021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