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读后感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

余华先生在创作时注入了大量的时代背景: 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这也是作品中更容易引起共鸣的地方,或许,刚开始,我还会因福贵的奢靡生活而愤愤不平,那么,到了最后,我就仅剩对于这样一位老人和他的老牛深深的敬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创造生活的每一天 ——记读《活着》有感 一口气看完了余华的《活着》。 他笔下的故事令人深思。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
    张鑫_d3e6阅读 3,619评论 0 9
  • 我一直觉得这几年是我人生的低谷。做生意屡屡不顺,负债越来越大,还有日渐增长的白发和皱纹。 我对未来感到...
    代灵阅读 3,342评论 0 2
  • 余华作品,写于1992年。 【01】再看一遍的原因 冯骥才《无路可逃》这本书看到结尾时,心生感触。加上冰冰提到要借...
    培训师谢良清阅读 812评论 0 1
  • 首次读余华的作品,其实之前有了解过他的作品,从网友的评论中总结得知:在他的作品里,基本充斥着暴力、残忍、堕落等,人...
    夏若至末阅读 3,408评论 0 1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9,764评论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