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人说,我们最珍贵的情谊有三个,其一是战友情,其二是同学情,其三是老乡情。为什么会说是这三个呢?我的理解是这仨个情谊之所以珍贵,前两个主要是因为都是在无所顾忌的时候结下的感情,真诚成分较多,一般都是性格或三观差不多的情况下结下的友谊。和在社会上处事后的感情不一样。第三种珍贵是因为出门在外,大家需要互相帮助,或是大家的经历或成长环境都差不多,比较容易互相理解。
从外面上学开始,好像也没有多少感触。有这种感觉,主要是因为战友情和老乡情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我接触最多的是同学情。可能一直在同学情中混达,反而对这种感情没多少感觉。可能这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吧。一直以来,同学们见了都比较热情,见了面都是亲兄弟,有事了,招呼一声都能给办的很好。有好多次,不管平时联系的多少,我有事了,需要同学帮忙,一般都是没二话。那天想玩了,打个电话,只要没事,都能过来陪你玩到天亮。感觉很是不错。
和别人聊起来此事,好多人都说是因为我善于和人交流才会有这种情况。但是自家事自家知道,我实际上是一个很不会社交的人。我和别人社交,总感觉会不小心说错话,惹人家生气,我们的关系也就会变的不好。这样的情况下,我就很少说话。只好多做事,能帮同学的忙,尽力帮助。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不管现在同学到什么社会地位,我都能过去和他们聊天说事,他们也不会说是因为社会地位比我高就不理我。后来我也想通了,我现在的成绩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不需要同学们帮忙,那我也就无欲无求。见了他们也就无所畏惧了,你就是我同学,又不是我领导。
工作时间长了,同学们的关系处就了,接触的人也多了。慢慢的好多同学开始变了,以前的感情淡了很多。见同学开始区别对待了,有地位的当然要让在前面或重点位置。没有地位的就呵呵一下,应付了事。刚开始,不理解这种情况,觉得太势力了。但是后面也想清楚了,社会在变,环境在变,凭什么不让人家与时俱进。我自己不是也在变吗,只不过我在变的过程中还保留了一部分私情。
慢慢的,我也开始挑选接触同学,感情深的,三观一致的保留下。其余的就是见面打招呼,有事说事,没事就各忙各的。能在一起交流的,玩起来感觉舒服的,就多玩一玩。常聚一聚,继续加深感情,继续往好的方面走。尽量往知己的方面培养,我们的接触时间也不短了,谁是啥样的人,都基本上了解的差不多了,那就继续深里走。古人不是说了吗,人身得一知己,耐十分不易,我培养几个,老了也好有个伴,下下象棋,吹吹牛,好像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