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觉得未来的某一天,中国人会需要无比的重视国文和国学教育,讲真,写下国文和国学这两个字我自己都感到很不好意思,实在是太庄重的字眼了,都不知道我自己的文章能不能承受得起。
有一天,好像是比较隐晦闷热的天气,下班走在路上,感受着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无比的压力,思考着要不要二胎,想起母亲叨叨的琐事,忽然就想起了陶渊明的一句诗,死去何所依,脱体同山阿,前面两句好像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本来是在想要好多孩子有什么用这个让人挣扎的问题,忽然脑子里就跳出这么两句诗,隐约知道是陶渊明写的。
脑子的思维忽然之间就跳到另外一个完全不相干的频道了。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会越来越强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知识的爆炸,信息的爆炸,财富的爆炸,生活方式从衣食住行充满了各种新奇异景,日新月异充满每天的各个角落。彷佛是生活在未来的科幻世界里。
机械的更新换代让我们越来越多的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是个不同于汉唐的盛世!
脑海偶尔不经意间会跳出两句唐诗,不知为何,总是能从唐诗中感受到一丝那个时代特有的大气向上的时代风貌,似乎总能咀嚼出那种特有的浪漫情怀和大气乐观。
就好像忽然想到陶渊明的那几句自挽诗,那是种怎样的情景,一个诗人跳出他当时的时空,又跳跃到未来某个时空看到自己来开这个世界后,身边各种人对自己离开的各种反应,有哭有笑,自己还要不断的安慰自己,没事没事,心放大点,寄情山水之间吧!说不出来的无奈,说不明白的情怀,用如此浪漫的方式去表达,各种复杂的情绪展现出一个诗人,文人对于生命哲学的思考。这种手段和学问功底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最缺少的。即使最厉害的导演,最好的演员也难以把这种亦情亦哲的情景演绎出来。
所以未来越是发达,越是需要文化和学问作为基础来打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色。如果没有这个大基础,在发达的科技,在多样的生活,都很难成为后世眼中的经典。
回想80,90年代爆炸的乐坛,大作词家神仙人物辈出,武侠小说作家泰斗星耀点点,经典的东西出了太多太多。而最近这几年则寥寥,原因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