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这个位于川西北高原的偏辟小县,因为一个五明佛学院而走进世人视线。
去色达的人,大多不是冲着它的山水风光去的,这里并没有知名的红尘美景。想必来这里的人,多数是冲着五明佛学院这一方净土来的。因为那里是佛国的天堂,莲花的圣地,有你想不到的心灵惊喜。
我们从稻城亚丁,一路翻山越岭,经过理塘、新龙、炉霍,第二天到达色达。山高路险,一边是水流湍急的雅龙江,一边是岩石嶙峭的大山。车子开在被雨水冲刷的泥泞省道上,很是惊险,但丝毫没有影响去色达的心情。
车子终于进入色达地界,这是一个被藏传红教浸染的地方,沿途随处可见红色的房子,素有“色达天空一片红”之称。一条大约20公里长的喇荣沟,连接着人世间的二端,一头是静谧详和的佛国天堂(五明佛学院),一头是五尘六欲的红尘俗世。沟边芳草萋萋,景色宜人。
佛学院门前,分列着几座白色的佛塔,门头上用汉藏二种语言写着“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几个大字。
这个藏匿于群山之间的五明佛学院,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所闻名遐迩的僧侣修学佛法的道场。学员从最初的三十人发展到上万人,已成相当规模。这些来自汉藏两族(以藏族为主)的佛家弟子,在这里接受严格的戒律和佛法的修学,学制为6到13年。
站在山脚下,远远望去,四周山坡上,到处都是一间挨着一间密密麻麻的绛红色僧舍,绵延成片。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亮眼、圣洁壮观。
山脚停车场内站着许多游人和僧侣,他们在等待上山的车。在候车的间隙,和一位小喇嘛聊天,他告诉我:自己来自青海,今年十七岁,佛学院象他这样年纪的人挺多。我问他习惯这里吗?他说:“习惯,很喜欢。”再问他想不想家,他说:“不想,每年一二次,可以利用假期回家探望父母。”我说:“我给你拍张照片好不好?”他说:“谢谢”,害羞地拒绝了。
看着一脸稚气的他,心里想: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这些人在生命最灿烂的年纪,放下所有的一切,踏进这个与世无争的世界。
坐车来到山顶,几座辉煌的大殿呈现在眼前。山上刚刚还是蓝天白云,转眼间就乌云笼罩,下起了大雨,一会儿又雨过天晴,这里的天气如人生般无常。
走进大殿内,整个大殿富丽静穆。地上坐着许多喇嘛,几个人围坐一堆。这是佛学院学习佛法的一种形式,听经和辩经。他们沉浸在佛法带来的快乐中,法喜充满的洋溢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听说这里还有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他们听从佛法的召唤,怀揣纯粹的信仰,来这里修行。人生有千万种可能,他们只选择了一种可能,诵经念佛,救拔苦厄。
在尚未完全修好的山路上,不断有三三两两穿着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在你眼前穿梭而过,他们是那样的平静和安宁,仿佛外面的世界与他们无关,物质的好坏与他们无关。
有的上了年纪的喇嘛和觉姆,自从踏进这一佛门起,就从未跨出这一世界半步,凄风苦雨、青灯黄卷,将这里当作修行的归宿地,他们一年四季在这里苦修精进。
在山的最顶端,有个辉煌的坛城,分为上下二层,下面一层是一圈转经筒。许多喇嘛和藏民,迈着匆匆的脚步,拉着转经筒一圈又一圈地转,他们希望转掉今世的孽障和苦难,转来来世的平安和好运。
边上还有瞌长头的藏民,这个有着深厚佛缘的高原民族,人人自带佛性,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用身体丈量着红尘,执着的弯下身躯铺垫前行。
看着这些朴素、虔诚的灵魂,身处喧嚣尘世的我,得到了一种久违的安宁。站在这里,似乎杂念全无,心里对这片土地心生敬意,灵魂随山风一起放飞。环顾四周,用相机摄下这遗世的美景,在今后的流年里播放回忆。
这里不同于一般寺院,没有香火缭绕,没有游人喧嚣,仿佛如一朵佛前莲花,在群山间静静绽放,为来这里的众生,点亮心头,照亮无明。
从山上下来,离开色达,车子仍然奔驰在高山狭谷的危险路段,直到天色已暗,车子开出大山,来到马尔康,心情才有所平复。
旅行不都是出来观山观水观风景,也可以去看看这些红尘美景之外的另一风景。对于色达,无论你来与不来;对于佛教,无论你信与不信。五明佛学院这朵佛前莲花都绽放在那里,因果也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