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輋岌村柿子红

        今年中秋节前夕,我第一次走进大輋岌村,接近罗洞的最深处,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柿子红,有了写诗的冲动。


        双凤山麓的大輋岌村,是广州从化区江埔街上罗村下辖一条姓邱的自然村。户籍人口接近800人,是一条兴学重教、人才辈出的客家村。它东邻鹧鸪山围屋,南接田寮村,西靠半岭村,北连行政村鹊塱村与汉田村。

        我本与大輋岌村无缘,我的那些邱姓同学都不是来自该村。直到去年夏天,在宗亲灿坚大哥的介绍下,我结识了该村的“农贸大亨”——石仔哥(绰号)。接着,我又在从化地名文化研究会的微信群,与该村的教育界老前辈——学叁伯伯(河东中学退休教师),互相加了微信。我与该村的缘分,得以逐渐加深。

        一个周中的下午,秋风吹起,石仔哥约了广州的两位朋友一起进山摘柿子。临行前他又想起了喜欢采风写作的我,于是电邀我同行。

        我们四人同车,一路欢声笑语地驶入罗洞牌坊,直奔古山径。学叁老师说,“古山径”其实就是鹧鸪山径的意思。它是沿着罗洞溪修建的一段水泥路,路的尽头便是邱姓的大輋岌村与张姓的鹧鸪山围屋。两条自然村山水相连,村民的农田菜园和山林果园交叉混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个片区,一个旅游观光的整体。

        车子在大輋岌村的双凤书院前停了下来,石仔哥向我们简单介绍着。原来,这个书院正是由学叁老师等村中七名有识之士,自发创立的公益书院。他们租用村中闲置的邱氏太公祖屋,在江埔街道办等各方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多期公益培训班,惠及邻里各村儿童数百人。双凤书院,早就名震罗洞,誉满从城矣!

        我踏进书院瞻仰,老宅呈二进式布局,上下厅约100平方米,外观古乡古色,门柱上一副对联“书乡文化源流远,院里墨香好育人”。我感叹,来到大輋岌村,还未闻到柿子香水果香,就先闻到书香墨香矣。

        石仔哥见我陷入沉思,连忙挥手叫我上车。我们继续疾驰而去,直奔鹧鸪山围屋。车子最终停在了张氏公祠前的小广场。只见果农和商贩们正支起大帐篷,紧张忙碌着。有的站着过磅称重、算价钱,有的坐着挑果分级、打包装,有的刚卸了两筐柿子又马不停蹄地开着摩托车,调头直奔山里去了。


        我看着妇人们挑出来的顶级柿子,一个个大小均匀,果型适中,色泽鲜红晶莹,不觉垂涎三尺。石仔哥见状,连忙领着我们三人大踏步跨越罗洞溪桥,走向山里的果园。这桥底,便是罗洞溪的源头,溪水清澈见底。溪谷里布满了石头,石头长满了青苔,石缝中到处长着不知名的植物。我疯狂洗脸和拍照,仿佛原来的摘红柿之旅,一下变成了罗洞溪的朝圣之旅、溯溪之旅。

        我们一步步走上山,山路虽窄,却出奇地畅顺,脚步很轻松。每隔几分钟,便有一辆摩托车呼啸而过,车子上山时载着空筐,下山皆是满载而归。原来早在大约十五年前,村民便意识到路通财通,集资把这条耕田、耕山的羊肠小路硬底化,修成可以通摩托车载货的路。

        我仿佛惊呆了,抬头便是柿子树,伸手即可摘到柿子,放眼望去,真的漫山遍野都是茂密的柿子林。树上硕果累累,红的黄的挂满枝头,红的固然惹人手痒,黄的却也让人眼馋。这里四面环山,昼夜温差大,出产的无核红柿甜度高,口感独特,早已是罗洞特产的一村一品。据说,采摘时间会从9月中旬一直持续到11月上旬。

        我轻轻摘下两个红柿,一边拍照一边细细品尝,果然红艳多汁、鲜滑爽甜。我拍了眼前那片高山,石仔哥说,这片山,这条路,满满都是他童年的回忆。他说,前面那棵龙眼古树底下,有一块“放牛石”呢!当年,人们放牛累了困了,就会躺在那块平滑的巨石上打个盹、甚至睡个觉呢!我走到那“放牛石”前,果然如他所述,真的可以躺下去,以天作被,以石为床呢,真是太神奇,太有趣了。

        他还说,往东翻越那片深山老林,便到了增城区派潭镇的旧高埔村了。据说,从前还有打家劫舍的土匪,活跃在增城与从化交界的上罗洞这一带。也许,我们脚下这条山路,曾经就是土匪恶霸祸害罗洞乡民的罪恶之路呢!

        不过,这次罪恶的仿佛是活动的发起人——石仔哥。等我们大饱口福,又抬着一小筐柿子下山的时候,石仔哥才告诉我们,原来闹了半天,我们摘的竟然是他堂弟家的柿子!石仔哥笑着说,他这些年忙于农贸生意,自家的果园早就疏于管理了,只好跟堂弟打个招呼,带着我们来“偷果”了。我们连忙塞钱给他、扫码给他,石仔哥坚决分文不收。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可见一斑矣。

        李白曾诗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在罗洞溪河畔,聆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把玩着手中的红柿子,又望着满头大汗的石仔哥。我想,“罗洞水溪清且浅,不减邱兄送我情”也。

        我忽然想起来,本地知名摄影师巢金红老前辈(曾连续多年拍摄宣传吕田镇桂峰山的红柿),他曾跟我说,“其实上罗的红柿比吕田桂峰更多,就是欠了拍摄宣传人”。这句,我高度认可。他又说,“上罗红柿多,但没桂峰的好看。”这句,我就不敢苟同了。

        记得,在摘完柿子,返程又路过大輋岌村的时候。石仔哥在车上说,2018年国庆期间,柿子红了的时候,他们村组织了出嫁女集体回娘家的大型感恩活动。当时200多位邱氏出嫁女排成一列穿过村庄,各式轿车塞满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那一刹那,他终于发现,村民的日子过得踏踏实实、红红火火,这比什么都要强。

        我默默点头,就在车子即将完全离开大輋岌村的一瞬间,我顿觉文思泉涌,掏出手机写下了一组诗。我想,这就当作我对石仔哥以及学叁老师,最真诚的祝福吧,衷心祝愿罗洞的无核红柿走出从化,走出广州,走向全国:

《秋游上罗大輋岌村赏红柿•其一》

罗洞锦洞桃源洞,古风新风田园风。

春尽江南闲不住,秋来最爱柿子红。

流水潺潺林逾静,幽兰曲径处处通。

大輋岌上放牛石,鹧鸪山下乡情浓。

《秋游上罗大輋岌村赏红柿•其二》

青苔印石甘泉涌,丰收时节忆悯农。

朱子云游上罗洞,回望高潭竹影重。

王维诗意陶潜梦,杖藜扶我觅仙踪。

秋风吹过鹧鸪岭,处处又见山柿红。

《秋游上罗大輋岌村赏红柿•其三》

邱姓先人声誉隆,张氏兄弟立新功。

鹧鸪山下怀祖德,放牛石上忆牧童。

大輋岌径黄叶落,折柳依依画秋风。

罗洞溪畔如相问,归宁处处识旧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772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45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61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40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57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9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62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1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7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1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0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6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69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74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0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