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时发现教室里的扫帚坏了,就问同学们谁去后勤办公室要一把,话快的王旭阳自告奋勇的站起来积极着要去。哈哈,这种事他一向很积极,而且回来的速度超级慢,走路看看这瞅瞅那室外的风景看不够似的。不过这次告诉他下课后可以去后勤办公室要一把。
第二节上课了,我一看教室墙角那把折了把杆的扫帚还在,就问咋回事?这时的王旭阳振振有词的说:后勤不给,说啥也不给,就说去去去,下次再说。接着我问他谁在那里?是个什么样的老师?我心里也很纳闷,怎么不给呢,咋扫地啊。这时有同学开始嚷嚷了,说孙任超能要来,那次就是他要来的。我心里嘀咕着难道他有熟人和他亲戚不成?孙任超是我班的学困生,话不是很多,作业几乎样样完不成,上课常常走神听着听着就看傻了眼,上课有小动作但不扰乱他人,喜欢一个人摩挲着玩。
既然有人提议那就让他试试吧,我就问他课下再试试行不,他面无表情的答应了。这件事就这样交出去了,可是心里多多少少的还有点嘀咕,孙任超真的能要来吗?本来扫帚不多又坏了一把,这学期这时候了还没有发新的卫生工具,这打扫起卫生来多么麻烦。想想坏个板擦,拖把,扫帚之类的还不知要去几次才能要来。这次也是顺着孩子们的思路一说,真的不知道孙任超同学能不能要回个扫帚来。
有时候啊有些事情还真的说不准,甚至有时候能颠覆你的固定思维,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课间又回到教室,希望的事情发生了,正好孙任超从外面回来,我就问他你咋就能要来呢?你到那里说的啥?他仍然面无表情不紧不慢的说着,就像有时候不完成作业指责他时表现的那样,很沉稳的不受外界影响,那种一字一顿的慢语速就像他的性格,不急不火始终保持那样的态势。但看到他的这种不急不躁早把我急的了不得,我不喜欢更接受不了他的这种慢性子。如果略微改变这样的性格学习成绩会好一些,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作业的完成情况也能够发生变化。
可就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和这个世界交流,用自己特有的风格完成了别人没有完成的任务。我仔细问他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叫了一声爷爷,说我班的扫帚坏了就给了。陪他同去的学生说,孙任超一叫爷爷那人就拿着钥匙开了门,让我们自己进屋去找。奥,怪不得这次能拿回来四把扫帚。交流的方式不一样结果自然不一样,有时候还真的注意交流的方式方法。然后我让王旭阳想一下自己去哪里说的啥?为什么没有要回来?这时候的王旭阳显出不好意思,感觉有点难为情。我告诉他和同学们,以后见了后勤老师,千万不要再说那个高个子,那个胖的,矮的之类的语言,要尊重每一个老师,对人要有礼貌。
其实我也在反思自己,总认为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常常是以学习成绩论英雄,表扬点赞的都是眼中的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对一些学困生常常是看不到他的长处。即使有一些发光点也是忽略不计,让糟糕的学习成绩掩盖了原有的光泽,想想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的是真不称职。愿今天这样事带给我的感触,作为对自己的一种教学反思,警示自己真正的蹲下身来陪孩子一起成长。
我想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美好的未来。教书育人,不仅仅是对学生来说也是对自己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