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男生,明明心动却不肯说,做了许多喜欢你的事,却就是不肯说出“我爱你”,对于这样的男生,我们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有人说他是性格含蓄内敛,有人说他是害怕伤害对方,还有人说他只是向“骗炮”的渣男。
马尔库塞写了一部畅销书,叫《爱欲与文明》,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一个终极陈述——说不出口的“我爱你”,大约是文明的锅。他提出,在异化的文明中会形成异化的爱欲,或者说,是一种受压抑的爱欲。
为了更好地宣传他的思想,马尔库塞还艾特了“爱欲”界的大神——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提出,人生来有两种欲望,生的欲望和死的欲望,而爱与做爱恰好可以满足这两种欲望。
当你遇到喜欢的人时,会产生大量的力比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你的性荷尔蒙,这种能量会带给你愉悦的感受,像触电一样兴奋,为了延续这种情绪,你会忍不住地说,“我爱你。”
但是异化的文明告诉你,爱情是一件让人羞耻的事情。在封建时代,你的宿命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为了“报效朝廷,舍生忘死。”更不要谈“男女私情”这种不值一提的小事了。在中世纪,你的终生要献给上帝,同性之爱是异端,异性之爱是原罪,最纯洁的是孤独终老的修士,这种情况下,你同样不能轻易说出“我爱你”。
终于,我们摆脱了原始社会的愚昧和封建时代的束缚,我们的生命却开始被一种更莫名的“文明”填满。这种文明告诉我们,我们在情感面前要服从理性,我们在人情面前要服从道德律法,之前所存在过的一切否定私欲的“文明”都是理性的赐予,而所有非理性都是野蛮的象征。
其实从远古过渡而来,文学作品中从来不缺少“爱”的字眼,从《荷马史诗》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也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只是“爱情”变得越来越含蓄而深沉,甚至越来越远离了当年“爱情”带给人的快乐。“爱情”这个词,被逐渐演化成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谈恋爱”也变成了一个伴着流血和牺牲的活动。
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人的快乐原则受到了压抑,破坏原则则开始放纵,人们甚至开始讨论“肉体与肉体的碰撞”,因为在这种富有冲击力的运动中人们感受到了追求自由、冲破枷锁,抗争的快感,人们在死的欲望中弥补了生的欲望的缺失。
在文明中,我们开始耻于谈“我爱你”,因为带给人快乐的力比多早已异化成了洒在墙上地上肚子上的废弃物,在破坏中得到了补偿。
又或者,文明承认了一种欲望,来自资本主义社会的欲望。“如果你做不到有车有房,父母双亡,请不要跟我说爱我。”“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其实正是马克思所批判的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而马尔库塞也平静地继承了它。
作为马克思最大的西方粉丝后援会之一的法兰克福学派成员,马尔库塞一生都在与资本主义粉儿作斗争。他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文明,否定资本掌握话语权的黑色圈套,也否定利益至上失去自我的异化人类。
马尔库塞有一本更早出名的畅销书,叫《单向度的人》,他在书中提到,“你以为你选择的就是你选择的吗?NO!”他告诉我们,我们早已被资本主义的异化文明所蒙蔽,我们相信的,也不过是掌握资本者渴望我们相信的内容罢了。
文化是一种资本,正如我在这里讲马尔库塞对你说“大胆说出我爱你”你可能会信,但是如果这句话是我说的,你就会嗤之以鼻。粉丝流量是一种资本,正如Papi酱、咪蒙、六神磊磊等大V的发言永远会比我们这些小透明的发言感染力强。但这个时代,更流行的资本依然是狭义的“资本”,就像王思聪身边总是少不了爱慕者,马云更有大量的仰慕者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受到“资本”的欺骗,对资本指向的人说喜欢,捧着爱豆的相片叫“老公我爱你”,却没有办法对一个摆在面前的真实的人说喜欢,因为这种“爱”没有任何“资本”的支持,让他没有勇气相信自己的判断,也没有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于是只能找一个借口,“我喜欢你,但我要面对现实。”
在文明中,人们无法说“我爱你”,因为当没有理性的支撑和资本的支持,它只是文明中的一个幻影。马尔库塞对“爱欲”谈了许多,但我最终却看不到他的爱情,大约哲学家的理性文明也同样约束着他,可以分析爱情,却还是不能说出“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