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之间直线的距离最短,那么在制定计划达成目标时能否找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好的效果呢?
这一个过程只在脑子里想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找出实现目标的过程、方法和手段,需要和别人商量探讨,更需要冷静的分析和策划。
学会更有效率的生活方式,不在烦杂琐碎的事务上耽搁过多的时间,在工作中尤其要如此。许多人一天工作八小时,可不是逛淘宝就是聊天,闲暇时还能低头看看手机上的微信,看似一直在忙,可是工作也没做多少,时日久了,便成了工作的常态。这就是许多人感觉工作已经够卖力了,还得不到晋升的原因。
提高效率的方法有很多,接下来看一看哪种方式能够对你产生一些帮助:
1.设置一个截止日期
没有截止日期的工作,不要期待有成果。忙碌的人一般都会有“什么时间之前完成什么事情”的概念,这样做会更快的做好一件又一件重要的事情,而且杂而不乱。
2.目标明确
目标必须具体化,明确的目标导向明确的结果。犹如列清单一样,把想要实现的大大小小的目标分门别类的写下来,贴到墙上,这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动力。甚至可以把目标变成图片,每天看着图片上的目标,无限的实现目标的动力和方法会在你的大脑里出现。这相当于是梦想板,人类的大脑并不认为那只是一张图片,而是会当成真实的存在,直到图片上的内容成为真实存在的东西。
3.时常思考“重点是什么”
20/80法则提出,完成了最重要的20%相当于做好了一件事情的80%,重点是什么往往决定着这件事的完成度。把20%的时间用在最有效率的80%上,面对每天大大小小、纷繁复杂的事情,要做到分清轻重缓急,设定先后顺序,做到要事第一。
4.要多看书
读书的神奇之处在于可以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模拟体验别人的一生。俞敏洪在大学里读了800本书,而他们班的班长王强在大学大约读了1200本书,每个月除了饭费花销剩下的钱都用来买书。作家中岛孝至每天都会买大约两本书,而且从不买畅销书,经常挑选犄角旮旯的书买来阅读,他办公室的对面是图书馆,可是他买书的速度经常超过对面的图书馆。
5.分秒不浪费的记事本法
一本小小的记事本能够做什么呢?在善于运用时间的人眼里,它可是有很多的妙用。
记事本可以帮助梳理思路,有什么复杂的事情经过笔头一写,立刻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记事本会安排一天的生活,只要把这一天当中要做的事情写出来,变成书面的计划,实现的几率会高很多。
还可以买漂亮一些的记事本用来写手帐,通过每天写出图文并茂的手帐来逐步改善日常的生活,渐渐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有条理,有效率。
6.制定计划,写成清单
每日的计划写久了,生活就会慢慢变得高效起来,每天会在同样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从而更加有效的把握住了时间,增加了生命的意义。
写清单每天会节省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根据场景来写不同的清单。比如去超市,提前把要买的东西想好,写到清单里,到了超市直接买就可以了;还有电话清单,想要通过电话完成什么事情,一块儿写下来,打电话时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完成,这样做会大大减少需要用到的时间。
每日至少要吃掉三只青蛙,青蛙指的是重要的事情,也就是每天至少要完成三件重要的事情,完成了这三件事情,你可能会找出六件其它的事情来做,并且一天的效率会提高很多,在此基础上也会做好更多其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