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知道苦瓜是苦的,咖啡是苦的,浓茶是苦的。那时候,我们也知道,苦的东西都是不好吃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不会去尝试这些东西,直到某一天,因为好奇心,才发现:传说中苦的东西也可以挺好吃。
《幸福的方法》第六章 —— 幸福学习法,谈到了同样的问题:“我们常常把努力与痛苦,休闲与快乐联系在一起”,多数时候,在多数人的脑海中,努力、刻苦、勤奋就像小时候传说中的苦瓜、咖啡和浓茶一样,苦不堪言,而且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学习,就要刻苦,就要“头悬梁锥刺股”,就要“凿壁偷光”,就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就要“闻鸡起舞”,这是为“成功”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这种认知已经成了根深蒂固的成见。
然而,问题来了:如果我就不想“成功”呢?
我读高三时,曾有一段时间痴迷于英语同义词梳理,自己用课余时间翻查字典,将中学时期所学单词中的同义词,一一整理出来,通过词组、例句来比较它们的差异,做了厚厚一本子笔记。当时觉得这事特别好玩,乐在其中,丝毫不以为苦。
我的朋友中,不少人或多或少也都有过类似体验:读书时有那么一阵子,觉得某门功课特别好玩,以挑战这门功课中的极限难题为乐。
这就是作者在本章中所说到的“心流体验”了。
任何一种学习,如果能进入到“心流体验”的状态,那么,“闻鸡起舞”、“夏练三九冬练三伏”都是何等的幸福,不能这么做才是痛苦。
但是,任何一种学习,从入门到“心流体验”,都会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我们可能因为先前的“成见”,抱着抵触或“赴死”的态度去“努力”,略有成绩便松一口气,赶快逃离,或者遇到难题就更加抵触,而始终进入不到“心流体验”,错失那美妙的快感。
更为可怕的是,对“刻苦”、“勤奋”的这种认知,一代一代地通过家长、老师的教育,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在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体验到知识的乐趣时,在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体验“心流”时,就告诉他们学习是痛苦的;
更为可怕的是,因为对“刻苦”、“勤奋”的这种认知,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学习方法设计时,有意无意地强化“刻苦”、“勤奋”的体验,而根本不去思考是否能使练习“快乐”一点,比如,写错一个字,就要把这个字抄写100遍,却根本不管这个孩子是不是抄10遍就已记住了正确写法。
这种种做法,扼杀了孩子们在学习中的幸福体验,使他们更加根深蒂固地认为:学习就是痛苦的。当他们长大后,又把这种认知传递给下一代。
“勤学苦练”,可以是因为“要出人头地”,也可以是因为“老子喜欢”。前一种认知导致的结果就是“忙碌奔波型”,后一种认知导致的结果就是“感悟幸福型”。有没有幸福感,与“勤学苦练”这个动作并没有关系,在于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和创造“心流体验”。
换言之,若想学习好,不要忙着去吃苦,而是尝试找到自己的“心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