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支原体感染——咳嗽反复
原创: 范怨武 中医范怨武 10月15日
让己经断奶不需要哺乳的孩子完全不喝奶粉,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中医的家长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一位家长(妈妈)可以理解,但另外五位家长,可能不理解。
我并不是完全反对饮牛奶或奶
只是有一部分孩子,是真的不适合。
据一些牛奶营养专家所说
牛奶好处挺多的
①促进骨生长,防止骨质疏松
②改善视力,防治近视
③改善脑部营养
④美容作用
⑤改善睡眠
但又提醒并非人人适合
①乳糖不耐受人群(引起腹胀)
②对牛奶过敏的人(腹痛、腹胀)
③腹痛的人(加重腹痛)
④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加重胆胰重担)
⑤胃肠道手术后(会引起腹胀)
⑥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昏迷时(升高血氨浓度)
以上是网上搜到的资料
我又翻了一下《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作者:[美]贾尼斯・维克斯塔夫・乔内贾 著)这本书中,关于牛奶过敏的一些论述:
由于确诊困难、研究人群的差异以及诊断标准不一致等原因,导致对牛奶过敏的确切发病率难以定论。【从范医生的角度看,还是某种体质倾向性容易过敏,这是这种体质是从中医角度来划分,就是太阴虚寒】
然而目前研究表明:牛奶过敏在婴幼儿时期最常见,发病率为2%〜7.5%;【蛮高的了,将近十个人到二十个人中,就有一个】
绝大多数婴幼儿在1岁内发病;【临床中,确实遇到非常多】
而这些早期出现过敏的儿童多数在5岁后而耐受牛奶。【体质在逐渐改善,太阴的虚寒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到后天的阳气补充】
牛奶过敏的症状
以皮肤及胃肠道症状最为常见。
皮肤症状通常表现为湿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这个范医生在门诊遇到不要太多,尤其是湿疹,那皮肤烂得不要不要的,整张脸都要毁一样的奶娃,家长心疼得不要不要的,我怎么治都治不好,治到范医生要怀疑人生,是不是自己水平真的太菜了,后来家长告诉我好了,怎么好的?停掉奶粉,慢慢的,湿疹就没有了。】
胃肠道通常以腹胀、腹痛、积气、腹泻、便秘、恶心、呕吐为常见,偶可出现血便(便潜血)【这个范医生在门诊遇到的也不要太少,尤其是腹痛,通常表现为绕脐痛,然后有的就会伴发热,高热,这个我以前写过的】
部分个体【范医生认为绝不是部分个体】在进食牛奶或乳制品后可能出现或加重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及哮喘症状【这个将在本文后面细谈,并将经验和处方无私分享】
潜血便这个要注意,就是肉眼不可见,小娃长期大便潜血,抽血可见贫血,单治贫血无用,要从源头上查查有无便血,再观察是否与牛奶有关。若有相关性,停掉牛奶,贫血可在两三个月内得到改善。
还有一些长期便秘(平均每3〜15天排便1次),用普通手段治疗无效的孩子,试图观察,停止食用牛奶后,是否能得到改善?
我们再从中药的角度来看牛乳
【性味】甘,平《中药大辞典》。
①《别录》:"微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微寒,无毒。"
③《唐本草》:"性平。"
综上看,是以平偏寒为主,甘有补性。
【归经】①《要药分剂》:"入心、肺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肺、胃二经。"
入心经、入肺经、入胃经
【功效】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治虚弱劳损,反胃噎膈,消渴,便秘。
①《别录》:"补虚赢,止渴下气。"
②《千金·食治》:"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补劳。"
③《本草拾遗》:"黄牛乳,生服利人,下热气,冷补,润肌止渴;和蒜煎三、五沸食之,主冷气,痃癖,羸瘦。"
④《日华子本草》:"润皮肤,养心肺,解热毒。"
⑤《滇南本草》:"水牛乳,补虚弱,止渴,养心血,治反胃而利大肠。"
⑥《纲目》:"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治气痢,除疸黄,老人煮粥甚宜。"
⑦《本草经疏》:牛乳乃牛之血液所化,其味甘,其气微寒无毒。甘寒能养血脉,滋润五脏,故主补虚赢,止渴。
⑧.《重庆堂随笔》:牛乳滋润补液,宜于血少无痰之证,惟性温而腻,若有痰火者,反能助痰滞膈而增病也。
看似功效非常之多
这么多文献综合一下,可以止渴,可以下热气,可以润皮肤,可以解热毒,可以治热哕,等等,看起来,还是寒多一点。
可是重庆堂说它是温,说痰火不宜?为什么?我觉得重庆堂的角度可能要商量一下。痰火者,多有湿热,而是壅滞状态,喝了滋腻且凉的东西,只会增加壅滞而加重痰火产生胸闷的症状。
【注意】脾胃虚寒作泻,中有痰湿积饮者慎服。
①《本草拾遗》:"与酸物相反,令人腹中癥结。"
②《本草经疏》:"脾湿作泄者不得服。"
③《本草汇言》:"膈中有冷痰积饮者,忌之。"
往往写要让人注意的地方,读者往往不会去注意,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这里标明了脾胃虚寒作泻,中有痰湿积饮者慎服,这是什么意思?
脾胃虚寒不能用,这不正是说明了,牛奶偏寒吗?寒上加寒,自然就喝了会阴寒直中太阴,引起腹痛,这不正是过敏人群吗?
你们西医说牛奶过敏,我们中医说的是脾胃虚寒体质。
作泻,就是本身大便稀,不成形,这也是脾虚寒的常见症状。
痰湿积饮,本身就是水湿重,牛奶有润性,这是湿上加湿,也是反向说明牛奶湿性重。
好了,我们喝的是奶牛的牛乳
本草书上讲的黄牛和水牛的乳
奶牛
黄牛
水牛
他们的奶一样吗?
一样。
我相信,美国人写的那个本书里的奶,就是奶牛的奶。
这些症状的描述,与我们中医古籍中的描述,重叠率非常高。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皮肤的症状。
湿疹
牛奶寒湿,入肺经,肺主皮毛,这种奶的湿气,只好从皮肤发掉了,于是起湿疹。
腹痛、腹胀
寒性收引,入胃经,引起胃肠痉挛,腹痛。
寒性凝滞,即冻住了,蠕动减弱,于是腹胀。
寒性凝滞,寒湿凝结成肿块,即《本草拾遗》的说,令人腹中癥结,这是儿科中最常见的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于是,啊啊啊啊,杜子藤。
便潜血
寒湿直接到大肠(基本上,食物都要经过大肠,不入大肠也要入肠了),在大肠停滞,郁而生热,由寒湿——停滞——郁而生热——转为湿热——热迫血妄行——潜血或肛裂出血)
咳嗽
大肠湿热——大肠与肺相表里,通过经络上传于肺,肺中有湿热,并于湿热环境滋生支原体——反复支原体肺炎)
胃中有湿——肺经还遁胃口——湿气上传于肺——反复咳痰
因大肠湿热,舌苔常腻而不化——郁热令舌出现郁点——于是这就是草莓舌
在这里,我有一个应用了四年的好方子
即达原饮。
可是达原饮不是入膜原的方子吗?
你范医生为什么把它用在大肠湿热?
湿在大肠没错,可是你源源不断的有奶进来,湿气在大肠满溢了,只好往膜原倒灌了,于是湿入膜原。
另外,肛裂便血中,何炎燊何老就是用达饮原加味治这个。
所以,这个方子,我就一直认为一样治大肠湿热的。
大肠满溢了湿热,自然而然的,就通过经络上传到肺了,于是就咳嗽了。
你怎么治支原体都断不了根的,因为湿热的环境它会滋生,是杀不完的。
你怎么雾化化痰都没有用,因为你的湿热,从大肠中源源不断地往肺运输,是化不完的。
想断根,只好停止喝奶制品了。
直接入正题,我的常用经验方
槟榔7草果7厚朴7
黄芩7知母7白芍7
炙甘草3
瓜蒌皮10薤白7
茯苓7苦杏仁7陈皮7
前胡7桔梗7
麦芽10神曲10山楂10
本方太苦
加甜叶菊10克矫味。
以上为3-7岁娃的常用剂量
注意:这个方子,只是一个基础方,临床上,无论药味与药量,我都是有变化的。
服本方,会有五到七天的排痰期,一般前五天,咳嗽会加重,十分剧烈,痰吐尽后,咳嗽突然就没有了。【当然了,有小部分,什么反应也没有,就咳嗽好了】
然
后,最好是服药够十四天。
为什么要喝够十四天呢?
因为在门诊上,经常碰到喝了五天后好了,就停药了,结果没有一个星期,又发作了。
后来想,人家西医好像吃阿奇也吃挺久的。
我就观察了一下,大概喝十四天左右,基本很久就不发了。
如果能不喝牛奶的话,这个支原体引起的咳嗽,基本就好了。
但是,家长仍然认为不喝牛奶,就没有营养,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我也不会再劝他了。
就这样,再咳嗽,再来找我罗!
至于反复绕脐腹痛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除了内服门诊上我的腹痛丸外,还有门诊上用药粉与药酒混合后敷脐部,加艾灸,基本上五次就不痛了。
===================
最后打个广告
芥子茶应该明天就能补好货了
至于补气血的膏方,这个月底应该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