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陈妙娟老师的“试水课”,觉得很欣慰。经过寒假的理论学习和多次的交流培训,我们对学共体理念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虽是第一次尝试,虽属蹒跚学步,但亮点纷呈,令人鼓舞:教师退居二线,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时间留给了学习,把教学变成了倾听和分享交流。课堂里安静了许多,教师变得更恬静更温柔,学生变得更灵动更可爱,课堂变得更宽松更温馨。这种积极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当然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扎扎实实开展倾听训练。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老师这个中心,老师一直都把目光聚焦到课堂回答问题的一小部分学生身上。不知不觉中视部分为全体,以他们的学会为课堂成功而满足,以个别的精彩为教学出彩而自豪。然而大多数学生被冷落,逐渐边缘化,沦为教学活动的看客和观众。他们貌似听众,也在认真听讲,但从来没人教他们如何通过倾听参与学习,如何通过倾听实现对话。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已经成为传统课堂中的常态。在陈老师的这节课里,尽管老师十分认真的指导学生如何去倾听,如何开展分享交流,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倾听习惯并未真正形成。这就警醒我们,必须把倾听作为学生课堂首要常规培养起来,需要全体老师在今后的每节课中持之以恒扎实训练。
首先要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角色意识。从同桌之间开始,分AB角,A角说,B角听,然后交换,反复练习,直到学生对讲述者和倾听者有明显的角色意识。
其次要培养学生专注的听。倾听的质量取决于学生的专注程度。倾听者一定要面对讲述者,像向日葵永远面朝太阳一样。要凝视对方的眼睛,听声音,察表情,观神态。不仅要听懂讲述者所讲内容,更要听出其表达的感情,流露的情绪等。
第三要边听边记边想。听的过程必须快速在脑海提取讲述者所讲内容的关键词,理清层次。要认真记住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或者感兴趣的信息,必要时可以用笔记录要点。要边听边思考:讲述者的观点是什么?它的来源和依据是什么?自己是否认同?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自己还有哪些补充等问题。要边听边回应对方,等对方讲完后要主动谈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受,给对方以鼓励。尽量不要打断讲述人,如果遇到没有听明白的地方,可以等讲述者讲完这一段后插话询问。
为了检查学生倾听效果,交流时可以由倾听者进行分享,由讲述者进行补充。这样长期的训练会让倾听成为学生的习惯,成为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成为课堂基本常规。
二是要建立规范的课堂交流用语。
规范的课堂交流用语不仅可以发挥有效的串联组织作用,而且还能营造出文明温馨的教学氛围。我们目前学生课堂的分享交流几乎都是原生态的,随兴而来,随性而至,没有串联,缺乏礼仪感,大大影响交流效果和课堂文化品味。因此,建立文明规范的课堂交流语言十分必要。
我们可以设计以下课堂日常交流用语:
(1)个体对话的交流用语是:
从文章(课文)的什么地方或哪些语句,“我”认为……,请同学们给我补充!
听了某某同学的发言,我的发现是……,
或者:我不同意某某同学的意见,我的看法是……。
(2)小组代表发言时用语:
我们小组讨论的意见是……,
组内其他学生补充时用语:我还想补充……,请大家给我补充!
三是规范学生的交流分享。
学共体课堂要求学生认真倾听,鼓励学生充分地说,大胆地说。这就需要重视学生说的规范性训练,这样才能保证听得效果。
首先要珍惜说的机会。一节课时间有限,每个人说的机会也有限。课堂上的分享交流即是一次学习锻炼机会,也是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准备。
其次要提高说的质量。说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把自己的观点和伙伴分享,听取同伴的意见建议。绝不可各说各的,自说自话。要力求说的简洁明了,表述清楚,用词准确,尽可能的让对方听明白。
第三要保持音量合理适度。同桌交流要尽量控制音量,仅限对方能听到,不能对第三方造成干扰。四人小组交流可适度提高音量,保证四人都能听得清楚。全班交流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尽量让全班学生都能听得清楚。
最后要讲究说的形象。很多学生站起来说的时候只是面对黑板或者老师,不能面对全体师生,这种站姿要得到纠正。说的时候要表情自然大方,目视前方,充满自信。必要时可以走到讲台前或教室中间,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