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四十二岁那年生了一场病后,就成了一个聋哑儿童。他虽然听不见声音,说不出话来,但是非他常聪明,能够用手势和表情与别人交流。我大他三岁,是从小最要好的玩伴。
他成了哑巴后,很多平时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都嫌弃他了,不和他一起玩了,有的甚至用鄙视的眼神对着他。面对他的遭遇,我倍感万分的同情和痛心。
从此,他非常的害羞,只要一见着人他就会红着脸,低着头,生怕别人说他什么的。为了让他重新振作起来,能像未生病前的那种天真、可爱而活泼。我每天拿很多童话故事书给他看,做一些调皮的鬼脸逗他笑。渐渐地,好像要快乐一些了。
他的父母见他又聋又哑,心里也对他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感觉。哥哥嫂嫂对他更是恶语相向,经常无故的羞辱他和毒打他。面对这样的家庭环境,他真是度日如年,痛不欲生啊!
苍天啊,难道残疾人就应该受如此的待遇吗?连父母和兄嫂都要抛弃他。这样公平吗?我心里经常都是愤愤不平。可是,这样的事我能管吗?不能,我没有这样的权利,只不过是在背地里说说而已。
一天早晨,我到他家去玩,看见了这样一幕——
“你什么都干不了,饭量却忒大。我看,这个家早晚要被你这个废物吃穷掉!”他大嫂在家里用手指着他,一脸的的怒气。
“是啊,是啊。兄弟,你会吃不会做,我看你不如死了算球,免得丢人现眼!”他哥哥坐在沙发上,也跟着火上浇油。
她妈在外面洗衣服,听见了儿子媳妇的骂声,气得一下子把刷子扔了,“哐啷”的一声推开门,走进了屋里。怒气冲冲地指着她儿子大骂:“王小山你这个豺狗嚼的,你两口子约起来欺负小四。不管怎么说,小四他也是你亲弟,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他呢?”
“妈,你误会了,我们不是你说的那样,我们是和兄弟开玩笑呢。”
“不是就好,但愿不是……”他妈一甩手,又出去洗衣服了。
他妈出去后,王小山恶狠狠地瞪了王小四一眼:“小四,今天算你走运,改天再好好收拾你!”
王小四万分委屈,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但又不敢哭出来。
暑假结束了,新学期开始了。王小四一人独自坐在家里,哭得眼泪连连。他哥哥不让他去报名。他哥哥对他说:“一个哑巴,读书有什么用,不如回来做点活路,比读书要强上一百倍!”
这样,王小四就不能去上学了。这样虽然对他十分的不公平,但是他根本不敢抗议,一切都只能听从父母和哥嫂的安排。
他每天赶着牲口到山上就放,回来只是吃一点残汤剩饭,还要受哥嫂的气,这种日子真是难过啊!这还不算什么,他哥说,每一天去放牲口必须要割50公斤青草回来,否则就别吃饭了。我们村里的人看在眼里,都为他不平。你想,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放牲口也就算了,再加上割草,可能连成年人都够呛啊。可是家庭如此,条件如此,他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字“忍”。
他太委屈的时候,就会来找我。他在我面前比比划划,诉说他那不公平的待遇。说实话,我们村里的多是势利之人,根本没有人会去为他说上一句好话。再者,他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残疾人,一般都对他只是嘴上说得好听,根本不会用实际行动来关心他的。
我们那里有一座祖师庙,虽然是在山顶上,近年来香火却非常的旺盛。为了让他不受哥嫂的气,我就去找了这座庙的负责人,让他去看庙,全村的人出钱养活他。我把这事告诉了他,他同意了。可是,他可恶的哥嫂怕丢面子,不愿意让他去。怎么办昵,家里又嫌他是个累赘,让他去看庙又不愿意。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他父母和哥嫂终于同意了。他哥哥说:“每年可以给他20斤包谷,但是他永远不要回这个家!至于你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你就自求多福吧!”
我记得他当时收拾了几件平时穿的几件旧衣服和一床破得不像样的被子,含着眼泪向哥嫂和父母告别,准备搬到庙里去住了。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他父母没有流下一滴眼泪,狠心地看着他离去。他哥哥呢,更是如释重负,嘴角还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走了,我心里空落落的,就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这时,正值寒冬腊月,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我只要一想起他只有一床破被子,在庙里一定很冷,心里就很是难受。
一天早晨,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告诉我妈妈:“小四在庙里一定很冷,一床破被子怎么能过冬,我想给他送两床过去。”我妈妈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她欣然应允了。
去祖师庙,从我家里起程要走三个小时的路程。而且,全都是崎岖的羊肠小道,加上大雪和冰冻,那路滑得一不留神就会从山上跌下山涧里去。好在我是这个地方土生土长的人,这样的路对我来说没什么大不了。没多久,我就爬上了山顶,祖师庙就在眼前。
祖师庙是一座全木材结构的古式建筑。房顶是小青瓦盖成的。中间是大殿,大殿中央供着一尊庄严的祖师爷神像。大殿两边有三个偏殿,偏殿的左右两侧都是厢房。他就住在偏殿旁边的第三间厢房里。庙里没什么人,只有一个掉了牙的老和尚和三个六七十岁的尼姑,加上他一共五个人。
老和尚就这座庙里负责人,法号了比,他经常到我们村去挂公德,所以我对他很熟。
这天,他见我给王小四带了被子,笑着对我说:“小施主,据我所知,你和王小四无亲无故,你却这样照顾他,你真是菩萨心肠啊!”
王小四住的那间厢房很干净,窗台上和桌子上几乎是没有半点灰尘。他从小就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对个人卫生从不马虎。我和他住了一夜,他非常地高兴。第二天,他站在祖师庙门口,目送我离开,一直看不见我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庙里。
之后,我又去看过他好几次。
现在,他每在抄写经书,思想受到了很大的感化,与佛结了缘。决定暮鼓晨钟,了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