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中第33期坚持分享第258天
两个小场景的处理
听喜马拉雅,里面两个场景处理印象深刻。
一
高二孩子:妈妈,我现在朋友多,到哪都有饭吃,都有人给我饭吃。
妈妈:说这话不如自己有能力,吃饭还是要靠自己!
孩子想表达:我人缘好,朋友多,我很牛,很被人认同。妈妈要看到孩子语言背后的情绪与在乎,不要给孩子一本正经地讲道理。
正确回应:认同孩子的感受
你人缘真捧! 或者:我在你这么大的时侯人缘也很好,跟你现在一样,真不愧是我的孩子,真捧!
二
孩子:我统考穿**衣服,小考穿**衣服。
妈妈:不操心考试,就想着穿什么衣服。都啥时侯了,还光想着穿啥衣服,不想学习
一般化:青春期孩子渴望外界的正向反馈。
重新建构:孩子重视考试,基于对考试的重视才重视考试时穿什么。
正确反应:看来你很重视考试,你这样穿着去考试肯定能考好。
既认同孩子对于衣服的自我认同感受,又给了孩子正向积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