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016-4-15
很多人说,你一个女孩子,其实不用那么拼的。我没有很拼,我只是很穷,缺钱又一身正气,所以我别无选择。
小时候别人总是羡慕我可以衣食无忧,我也骄傲的生存在同龄人眼中。其实只有我知道,妈妈好几年不添一件新衣服,爸爸经常抽着廉价的香烟,而他们却把最好的,都给了我。
14岁,我攒了1000块钱做为生日礼物送给爸妈,虽然那些钱依旧来源于爸妈那里,但我依旧用我自己的方式,去改变家境。
15岁,高中的第一笔奖学金500块,捐了学校100块,剩余400块送给爸妈,我的力量很微小,但我一直在努力。
17岁,利用体育特长赚得400块,与同学分红后剩余200块,人生第一桶金。我还记得我送给爸妈的时候他们很欣慰的说“我们不能要你的钱”,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上大学后,他们依旧定期给我打来学费和生活费,交了学费,周末出去兼职便把生活费攒下来。那时我想的是,我无力为家里创造经济效益,那我省吃俭用,也算是做贡献。
我也想让他们更早的不为生活皱眉头,如小时候他们给我的感觉一样。
上班以后,我却再也没有给过爸妈钱,我曾一度质疑,长大挣钱的生活难道真的不如小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么。自力更生,挣钱养家,这也曾经是我一度的心愿啊。可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每月的工资交了房租水电暖气空调费,扣除公交地铁费和生活费,真的自己一件衣服都不舍得买。
我也一度讨厌爸爸大手大脚,如若他节省一点,我和妈妈也不会过的如此辛苦。可是他没花我半毛钱,反而含辛茹苦把我养这么大。我没有资格去抱怨爸爸,只有自己努力,去像他曾经对我的付出一样去回报他。
抱怨生活的实质就是我还不行。
爸爸也曾有许多规划,不管多么辛苦,都要让我们吃上好的,要让我们读好学校,等我们长大以前买房子。可是岁月不如人愿,谁会想到爷爷奶奶年纪轻轻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积蓄全无是小,双双受尽折磨撒手人世。爸爸又是怎样一人撑过失去双亲的疼痛,然后从头再来。
而现在我也二十有余,还没来得及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又要为自己的家去日夜操劳,想着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吃上好的,读好学校,买间房子给他一个家。
爸妈年过半百又工作在外,他们经常打电话,说的最多的就是“不用担心我们,你好我们就好”。前几天妈妈还说“我和你爸下班后会在路边摆摊,你爸爸手艺好,生意很红火呢”。
我泪如雨下,他们极力让我放心的缘由,始终是我自愧不如的理由,感谢爸妈在生活中一直为我树立榜样,让我觉得没钱的日子也过得异常温暖。
有时候觉得挺对不起他们的,也许有些情怀真的只有当了父母才会同感深受,才会深切的体会到,父母真的会不图回报的照顾你一辈子,不离不弃。
我现在这么努力不是想未来和别人比什么,而是为了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被迫的生活。
假如你想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努力能让你买得起那张通往美好风景的车票。
而我,努力的原因,只是因为我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