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青海西宁。在大家的印象里青藏高原的天是最蓝的,水是最净的,在我的记忆里,最让人欲罢不能的是美食的味道,烤羊肠、牦牛干、老酸奶、酿皮哪一个不是让人闻着香,吃几口便竖起大拇指?
各种美味星罗棋布的散布在各处,甚至藏在不起眼的小街小巷里,它们才是真正的老味道,尤其是我最爱的牛肉面。牛肉面肉烂汤清,面条筋道弹牙。以“一清二白四红五黄”誉满天下。“一清”指清汤,“二白”指新鲜的白萝卜片,“三绿”指翠绿的蒜苗,“四红五黄”是指红亮的辣椒油和黄亮的面条。
在我们家附近的一条小巷里,里面有一个每天都人群络绎不绝的牛肉面馆。店外的装修不算华丽,“五一牛肉面”五个大字映入眼帘。
走进去,陈设很简单:大约20几张桌子,每个桌子上都放着一筒满满的筷子,墙上有一幅画,这可能是店主人觉得店内过于单调而布置的吧。在北面,有一个窗口。只隔着一面玻璃,就能看清制作牛肉面的全过程——尤其是拉面。
拉面的活交给专业了拉面师傅,通常拉面师傅都是技艺高超,有着十多年经验的老手。
做拉面第一步先要揉面。揉面可是一个体力活,这可累坏了拉面师傅。制作牛肉面的面是加入了蓬灰水,拉面师傅要将如同一块小桌子桌面大小的面摊在一张铁皮桌上,然后用那健壮的手臂揉了起来。如果是常人,可哪有拉面师傅的巨大手劲儿?真是恨不得扑上去——这时,不禁让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揉面还是第一关,最重要的还是拉面——这就是最考验拉面师傅的了。牛肉面的面型多达十几种:毛细、二细、韭叶、大宽等等等等。要想拉出这些面型且粗细均匀,在我们眼里看来,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拉面师傅却不难做到:先把揉好的面取一些搓成条,然后拉到臂宽,在铁皮桌上猛敲一下。这时,条状面神奇的自己拧成了一个“大麻花”。然后再拉,再敲······这样的动作要重复不知多少遍,拉出来的面条的形状,全凭手感。
每次当听到“咚——咚——”震耳欲聋的面条砸在铁皮桌上的声音时,我都会忍不住去到那个窗口,踮起脚来,瞪大眼睛,去看拉面师傅拉面的过程。他拉起面来总是那么得心应手。拉面师傅每当把面狠狠砸向铁皮桌时,他总会汗如雨下。相比起谈笑风生的服务员与其他店员,一言不发、专心致志的他又有了一份专注,一份认真。每当听到这“咚——咚——”的声音,我像听到了一首雄壮的劳动歌曲。
家乡的山美,家乡的水美,最美的还是那个每天在窗口前工作枯燥无味,每天重复上百次同样动作的拉面师傅。
(侵权必究,如有建议请在下方为这篇文章留言,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