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一到2岁,就开始分外淘气起来,饭不好好吃,觉不好好睡,动不动还喜欢挠人,说她一句,她反而嬉皮笑脸地偷偷看我的脸色,有时真是抓狂拿她没办法。
翻阅《史记》看到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石奋,一向是以恭谨著称,之所以被封为万石君,是因为他一门五侯,他连同他四个儿子均官至二千石,合计万石。在当时的朝廷里尊宠隆遇不可谓不盛。凭什么人家教子女就教得这么好?
首先说石奋这个人,他原来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也没有什么大的才能,后来他姐姐被刘邦收入后宫,他也开始跟着刘邦混。素来没有什么战功的他如何跻身良相如云,猛将如雨的汉初朝廷呢。无它,就是对待同事和气,对待领导恭谨,几十年从没有犯什么错。恭谨到什么程度呢?经过皇帝宫殿门前,就算旁边没人,他也要下车小步步行,皇帝赐饭到家,他一定要磕头俯身跪拜才吃,就像皇帝在眼前一样。他这种小心谨慎的处事作风,使得他成了高帝、文、景三朝一棵常青树。看看和刘邦打天下的那些功臣们,被杀的被囚的被罢免的也差不多了。
他儿子们每犯了错。石奋也不金刚怒目要打要骂,也不苦口婆心一味说教。大家一起围坐着要吃饭的时候,他就坐在一边,不吃饭,不生气,也不说话。儿子们知道错了,就开始相互批评与自我批评起来。这还不够,还得儿子们请一个德高望重的族里的长老来做见证,脱光了膀子负荆请罪,把错改了,才答应吃饭。
子孙有在外当官的,回来看望他,他也一定要换上隆重的正装接见。有成年的子孙,就算没做官的,在一旁闲坐时,他也一定要戴好帽子,一副整齐严肃的样子。
在他的影响下,连他家的仆人都待人和悦,小心谨慎。
这种教育方法在现代社会可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具体行为也不值得效法。但其中有一二点或可以借鉴:第一,严于律己,自己要给子女做好表率,把良好的家风传扬下去。第二,尊重子女,不打不骂。还要想一个有效的办法让子孙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身体力行,激发起他们的愧疚心,同理心,并给他们改过的机会。
打骂是最折损孩子自尊心的一种方式,虽然一时制止了不良行为,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看《红楼梦》,贾家就屡屡执行家法——从他们爷爷那一辈就传下来的——就是打,贾宝玉犯错了,贾政要往死里打。结果呢,还是挡不住贾家的后代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相关史料参见:《史记.列传第四十三.万石张叔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