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决定隐居,可不是今人所谓的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必是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郑重选择。对于一个读书人而言,出仕是唯一实现抱负的途径。一生皓首穷经,无非图个功名。取得官职,却要归去,必有非常之思量。
陶渊明挂印而去,其实不能简单地归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在《与子俨等疏》书中,他其实道出了缘由。“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他觉得自己性格刚直,与俗不合,容易惹祸。况且此前的阮籍、陆机文采才华皆冠绝一时,却因忤逆而身灭,还殃及子孙。陶渊明不可能不栗然怖惧。这种顾虑让他无意官场,“日月遂往,机巧好疏”,日久不去经营,机巧自是生疏,人脉关系就淡没了,仕途渐渐变得泥泞。
另一方面,他心态平淡,不慕荣利,喜欢闲静幽然的生活。他说自己:“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抚琴读书是他的至爱,写诗是他倾吐心声的最佳途径。最令他怡然自得的是,回归自然。看到树木投下的树荫渐浓,小鸟的声音发生变化,他也会满心欢喜,因为欣然于季节的变化,时序的更替。他并不追求物质享受,只要在五六月时,卧于北窗之下,有习习凉风吹来,便快然自足了。
主观上向往田园生活,客观上畏惧官宦生涯,经过反复权衡,陶渊明最终选择了归隐。虽然一生贫困,倒也怡然自乐。正如他自己所说: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隐居无疑是要付出代价的。退出仕途,就意味着穷困一生,因为古时读书人是不可能会去经商赢利的。不似现在,即使不为官,还有万千选择,同样可以活得富裕舒适、地位高崇。
陶渊明自己倒是安于贫穷,无怨无悔,只是有时看到孩子们也局促山野,心中不免愧疚。然事终难两全,在那个动荡危险的时代,得以平静恬然,直至善终,焉知不是上天对陶渊明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