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酱园为啥全国都有名气呢?起初玉堂家酱菜买卖不大,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名气也越来越大,酱菜也越来越供不应求了,这样一来,卖菜架子也越来越大起来了。买它的酱菜,钱少了不卖,少边有豁的钱买也不卖。开门的时间,从前天亮就开,后来太阳出两杆子才开门。时间长了,小户人家,谁也不敢向玉堂酱菜园买酱菜了。
有一天,一位年迈花甲,穿的破破烂烂的老头,拿着一个豁牙钱的铜钱到玉堂酱菜园买菜。老头手往柜台上一伸,亮出那个铜钱说:“买一个钱的酱菜!”
卖酱菜的伙计看他一眼,在柜台内说:“我们是大买卖,你一个破铜钱还想买菜,去去,不卖!”
老头问:“你有多少酱菜”
伙计说:“你买不了,买不起!”
老头嘟嘟囔囔说:“我买不起,买不了,我买不起,买不了……”嘟囔着走了。
第二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玉堂酱园的一个老伙计早早起来打扫门外宅子,他一开大门,一只元宝正好砸在他脚上,仔细一瞧,门外一个元宝挨着一个元宝的往路上摆,伙计一看慌了,扭头跑到上房,咚咚敲门,老掌柜的正睡觉呢:“谁?疯啦!”
伙计说:“你快起来看,咱发大财啦!”
老掌柜折赶忙起床,急慌急忙地穿上衣裳,拖着鞋,开门走了出来:“咋回事,咋回事?”
伙计说:“你快出来看看!”
老掌柜的到大门外一看,先是一喜,接着脸就沉下来,他左看右瞧,只见门旁有一张帖子贴在那里,写了几句啊口溜:
玉堂大酱园,
发财卖大钱,
我神钱财少,
一个破铜钱。
酱园不卖菜,
元宝摆门坎;
百里钱不够,
再摆千里远;
别怕买不起,
包下都买完。
老掌柜的看完二话没说,吩咐伙计:“备马!”老掌柜骑上快马,沿着摆元宝的路向西南跑去,一直追到头,到那一看,是一个大寺院,寺院前一个很大很大的晾场,晾场放了很多很多元宝,往寺院门上一看,上写《晾宝寺》三个字。老掌柜这才知道伙计们卖酱菜得罪了财神爷。老掌柜的回家问伙计,才知道前一天一个老头拿烂铜钱买菜没卖的事情。老掌柜拿很多银两,翻盖了晾宝寺庙宇。从那以后,老掌柜对伙计们说:“咱一个钱的菜也得卖,穷人家买菜咱要赔钱,富户大家买菜咱才准赚钱。”从那以后,到玉堂买酱菜的人更多了,一个铜钱的菜也能买上几样,让你吃一顿。
不管穷人富户,沿运河南到苏杭,北到京城,西到长安,东到海边,都夸玉堂酱菜园的酱菜好。据说,有人写了一首诗:
南京到北京,
西凉到海城,
玉堂响海内,
五州传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