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塞外有个百余户人家的大庄郑家庄。
庄里有一个叫郑兴的老头五十岁那年才得一子起名叫郑来福。
老来得子,含在嘴里怕化喽,顶在头上怕晒着,捧在手中怕掉了。老两口辛勤劳作,省吃俭用,渐渐地置下几亩地,积攒了一点儿银子。
来福一天天长大了。七岁那年,他看父亲割地很累,非要帮父亲割地,父亲拗他不过,就同意了。
来福没割几步远就把手指割了个口子,鲜血直流。谁曾想,伤口竟化了脓。来福一连高烧十几天,昏迷不醒。老两口东求医,西烧香,总算把来福治好了。
从此,老两口不再让他干一点活计。商量来核计去,最后,把来福送去念书。但是来福成绩一直不好。
老两口只好更加节衣缩食,以便多积些钱财,日后给他经商作点儿本钱。
老两口因为劳累过度,再加上不舍吃不舍喝,身体越来越垮。
到来福十九岁时,他们自知寿数有限,紧罗着给来福成了家。
来福成家不过两个月,郑兴与老伴儿先后死去。
来福媳妇叫李萍,是个农家姑娘。她忠厚善良、勤俭又通情达理。乍过门时,看公婆对来福过分疼爱,因此,对来福的懒也不说什么,自己抢着干。公婆死后,她又张罗着把公婆安葬。
来福家经一娶一葬两件红白事儿,几乎花光所有的积蓄。
这时,李萍开始劝来福还是先安心种地,日后,倘若积些本钱,再经商不迟。
这时,正巧是春天种地之时,李萍见来福答应下地,很高兴。她便准备好种子、犁杖等,和来福下地干活。没想到来福每天只挑一条垄便不干了。
李萍看出了他想让媳妇养活,心里又气又恨。气的是公婆疼子不当,恨的是来福懒得出边儿。
李萍干脆地也不下了,靠为人缝缝补补赚点粮食,刚好够二人吃个半饱不饿死。
来福懒是懒,可终归是穷人家的孩子,心地并不坏。他觉得由于自己太懒,让媳妇跟着遭罪,真是有愧。
大雪封地时,他俩已是吃上顿没下顿,挖野菜都没指望了。万般无奈,来福只好东借一升,西借一碗。时间长了,有的乡邻不但不借,还说来福生生把地撂荒了,连个媳妇都养不起了。直说得来福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转眼间进了腊月,各家各户淘米轧面,杀猪宰羊,预备年货,只等热热闹闹的过年了。
来福呆坐在冷屋子里,看着憔悴的媳妇和媳妇隆起老高的肚子。他下决心改掉懒毛病,就是累死,也要让媳妇和将出世的孩子过上好日子。
媳妇很高兴,流着泪说我不是养活不了你,更不是怕吃苦才让地放荒。我是为了让你能在人前站得稳,日后在孩子面前立得住,迫不得己而取此策呀!
媳妇拿出娘家陪送的衣服让来福去当,还说等你改好了,不愁没有新衣服穿。
到当铺后,掌柜的却死活不收。原来当铺有规矩:冬不当单、夏不当棉。任来福怎么百般哀求,掌柜的毫无怜悯之意。
来福气极了,还发誓道:“以后,我要是开个当铺,只要别人有难处,就是拿一卷废纸来当,我也收当。”
来福左思右想,最后对李萍说干脆我去检粪吧。明年地正好没肥。
来福决定每天捡四挑肥,用两挑粪与缺肥料的人家换点粮,留两挑咱自己种地用。
来福说到做到,当天夜里,子时一过,他即顶着星星去拾粪了。整个腊月未曾间断一天。这样,每天总有两顿小米粥可吃了。
转眼到了年三十,晚上家家都要在子时给财神爷烧香,以求来年多赐财运。
来福家财神爷牌位倒有,那是老两口留下的。可是没有一根香可烧,最后,来福想起有一双祖传的檀香木筷子,找来点着一试,满屋奇香扑鼻。
年三十晚上,福禄寿三神出宫巡游,接受人间的跪奉膜拜。他们刚出南天门,就被奇香引到郑家庄来福家。只见财神爷牌位前的香炉内,哪里有香炷,只有两根筷子插在炉内,香烟缭绕,奇香愈浓。
财神掐指一算,明白了原委。于是与福寿二神对着屋内四角,各次四口仙气。这一来,郑家时来运转,福寿共生。财神把元宝放进灶火脸子里。
大年初一早晨,鸡叫两遍后,李萍估模着丈夫快回来了,便去掏灰,想点火做饭,觉得不对劲,见石头块儿塞满一灶堂,便用手去掏。
太阳冒出山有一杆子高时,来福回来了。他见门口旁堆着一大堆灰不叽叽的石块儿,还没等他问,李萍就告诉他不知哪个淘气孩子往咱家灶腔塞了这些石头块。来福觉得挺奇怪,不由得把石块儿拿起一块看看,把上面灰土擦,不禁惊诧地叫起来:“是银元宝”。
看着这一堆元宝,他们又惊又怕又喜。惊的是这事太稀奇了,怕的是贼人偷了富家的好宝带不走扔在这里,喜的是这堆元主若真无主,够他们花一辈子了。
当晚睡觉,二人都梦见财神,知道了这是财神爷奖励他们诚心供奉的结果。
一连三夜,深夜二人再梦此景,二人依然半信半疑。
春天,两口子早早把地种完,不久李萍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郑勤。
这一年,来福和从前完全判若两人。他起早贪黑、辛辛苦告地侍弄着庄稼。
秋后,来福家收了许多粮食。他挑最好的,还给以前借粮食给他的人家,对一些虽然也不富裕,但曾帮助他的人。则加倍还粮。
转眼又到了年关,来福家也置办了许多年货。年三十晚上,两人穿戴整齐给财神爷磕头,请求财神爷赐个能银生银的买卖,可以不断周济穷乡邻们。
财神爷心理想难得有如此不贪财的人,这样心善的人作啥买卖才合适呢?
与福神商量后,财神爷决定助他们开个当铺。
有一天,来福在一家茶馆喝茶,忽然看见当铺掌柜慌慌张张进来,带着哭腔要借二百两银子,茶馆老报一口回绝,当铺老板无可奈何,转身又急急忙忙离去。
来福回茶馆儿老扳他开当铺,家资可观,这般急切地借银,想必是由急事了?
老报解恨地告诉来福,当铺老板儿子被绑票了,今晚太阳下山前,放不出八千两银子就撕票。
而且当铺老板坑人财物,混蛋儿子吃喝嫖赌样样都干,大伙儿都恨透了这爷儿俩,暗暗核计好了,谁也不借钱给他。
来福知道这个当铺掌柜已是八辈单传,到他这儿又是一个儿子。所以,这个儿子比他的命还值钱。
来福喝完茶,不知不觉来到当铺,发现老板正在转让当铺,他也身不由已地踱进了当铺。
掌柜的见是来福,连讥带讽还不忘说别人三千两卖,你拿五百两就卖给你。
来福转身请来几位德高望重经常当保人的老头儿,对他们讲了刚才的事情,请他们去做保。
双方立了字据,来福付了五百两买了当铺,还拿出五百两让老扳去救儿子。
掌柜的救回儿子后,收拾收拾灰溜溜地远走他乡了。
从此,郑来福成了当铺掌柜的,他重新粉刷了门面,把当铺里原来伙计统统留下,给他们涨了工资。
来福改了很多规矩,只要是穷乡亲仍有为难之事需要用钱时,无论拿什么车西当,来福尽可能收下,对方东西实在无法当时,他还主动借钱给人家。有的人到当期己满仍无力赎回,来福一般都能宽容一下。
当铺赚钱靠的就是杀价当进,狠缩当期,尽量使当当人在短期内无力赎当,这样,把低于原价几倍,甚至几十倍收进的当物归己,再以原价或高价售出。像来福这种做法,当铺经常赔钱。
光阴似箭,转眼间来福开当铺已经十八年了。这一年腊月廿三小年儿这天,当铺来了个似乞丐的老头要当死孩子,没想到收下三天后再看竟是个金娃娃。
又过几日,来了个老婆婆,要当废字画,后来也没来取,竟发现家中总有人收拾,悄悄查看原来是画中人下来整理的。
于是就让郑勤娶了画中人,三年后,老婆婆竟然要带画走,苦了郑勤千里寻妻,在妻子大姐帮助下,又过了老丈人这一关,终于把修炼成仙的狐妻带回家,条件是狐妻废了千年修行,成了凡人。
后来,来福夫妻过了百岁才离世,郑勒夫妻也携手百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懒惰的人只能任由田地荒芜,妻子憔悴。勤劳的人哪怕是检粪也能换两碗粥的温饱。
小善可以积财养家,大善可以福泽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