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收到一个学妹的消息,如下:
于是便有了一份采访回答的文稿。
今天想起,于是排版了这篇推送。
愿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能让人也想走上创作这条路,那真是太好了。
可以简单介绍大学及毕业后的一些经历吗?
我大学阶段以各种尝试为主,做过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比如说我学的是机械,但连续三年参加计算机的竞赛,活跃于校级社团,后来成为东南风文学社社长,申请去台湾交流学习了半年,也尝试过身无分文的街头挑战,每个寒暑假都在家乡做公益,演讲和支教做了整整5年,业余喜欢写文章,也做一些媒体类的设计,做过音频电台主播,也自学口琴,总而言之我大学阶段的经历其实都是在各种摸索和尝试,对哪里好奇便去试试,毕业后也延续了这样的风格,学的是工科,后来却在从事互联网内容编辑和网站设计工作,之后辞职做自由撰稿,做了一个公众号叫“独木鸟”,如今又在律所做公益项目,这些其实也都是在尝试。因为只有广泛的经历,才能收集到丰富的人生素材。
为什么想当作家?
因为写作给了我很多,包括鼓励、快乐、支持、感动。作家这个职业包罗万象,而且有极高的天花板,富有挑战性,却又和生活息息相关,能积淀智慧,磨砺心性,而且还能创造出另一个世界,之后衍生出各种艺术作品,无论音乐,还是电影,电视剧,漫画,小说,这一切的源头都有作家的身影,我觉得世上没有比这更酷的职业了。
既然想当作家,为什么大学选择了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因为想要记录时代,若只会人文社科,无法洞察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而理工科的系统训练,能给我逻辑的积淀,至于其它人文的素养,我完全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吸收,说到底,其实是权衡和取舍,知道自己若选择文科,那么就会错过另一个世界,而选择理科,却不会错过文科的知识,因为我喜欢看人文类的书籍。
十三年来用什么方法在坚持写作?
什么方法?就是多写,多想吧,有时候是日记,有时候是简短的思绪,有时候是一时的灵感,当我记得多了,这些就成了习惯,而且是庞大的素材库和思想支撑。
为什么成为自由撰稿人之后又回到律所工作?
一方面我意识到现在这种初级的自由撰稿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我需要开拓视野,接触更多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提升,而不是满足于现状,懒散地吃老本,新的工作会增大我和社会的接触面,这其中有更多的故事值得挖掘。另一方面,稳定的工作收入比起自由撰稿来说更让人安心,不至于因为经济压力而扰乱创作节奏。自由撰稿人的经历体验过一段就好,暂时作为业余闲暇的兼职,不过以后积淀成熟时,我说不定还会选择回到那样自由的生活。
现在的职业与理想的差距是什么?如何适应?
我的理想是作家,但现在却在律所,看上去似乎有很大差距,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我现在做的工作主要由两方面,一是进行一系列名人大咖的人物采访,并创作采访稿,最终要写出一本书来,另一方面,我负责一个公益项目转型过程中的一些组织和策划,并且要接触很多新兴科技领域的信息,这些其实都有在为理想做积淀和准备。理想和现实其实是一体两面,理想是未来要抵达的彼岸,而现实则是你前行的过程,要说如何适应的话,其实只要将现实铺在理想的路上,就能笃定而安心。
你认为现在的经历,对你未来实现梦想提供了哪些帮助?
上一个问题其实也已经回答了这一点。不过我觉得自己其实有点狡黠,因为若以作家为梦想的话,任何一步人生轨迹,都可以找到解释的理由,因为写作的领域可以有千千万万,每一条路几乎都能通向这个结果,即便我选择回家种田,也能有乡土作家的发展路径。人生的辽阔和开放性的未知,心态的包容和面对未来不确定时的笃定,这才是作家这个梦想最大的魅力所在。其它的梦想或多或少都有局限,可写作没有,它可以创造任何天马行空,却又可近乎无限的接近现实,它的天花板可到诺贝尔文学奖或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流传千古,但入手却又那么简单几乎毫无束缚,一个作家可以是社会上任何角色,人生的厚度几乎可以无限拓展,只要活着便是在为梦想蓄力。
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有没有类似多少岁达成什么目标的计划?
没有确切的规划,因为我不喜欢按年龄给自己设限,也并不喜欢意料之中的按部就班,我更喜欢做好眼下的事,然后等未来的惊喜忽然而至,那样人生会有趣得多。
给大学生一些鼓励和建议吧。
不要被沉重的目的性拖累,聚焦于过程和体验会有更大的惊喜。
"
最后随便聊聊:
最近的推送不多,几乎每周也就那么一两篇,因为也想蓄力打磨些文字,上周末发布了独木鸟第一篇付费阅读文章:《特刊 | 人与人之间,真有那么大的区别吗?》,写了一万四千字。
我知道很多人没耐心看,但我却还挺喜欢写这种的长文的,因为一个话题,如果能将事情说透,将心中所想全部展开,而不因篇幅限制思想的蔓延,就能通过这种创作梳理自己的思绪,形成有体系的思考和三观。
且给我时间罢,我要创作出一些更棒的东西来!
2020年4月15日
小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