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磨坊

又进入隆冬,又是一年就要翻篇。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北方称小年)是本地农村吃圆子(汤圆一种)的日子。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自己去磨粉,做几子,然后包入馅料……一般直接到超市买一包喜欢吃的诸如龙凤之类的汤圆就可以,何必去磨粉之类那么麻烦。即使磨粉也不用自己磨,直接到超市买袋糯米粉就可以,也不用自己出力。

但没有磨粉直接做,似乎总感觉少了一些家乡的味道,少了几分过年的味道。当年张罗这些事的都是祖母,隔夜用糯米和粳米按照一定比例用井水泡好。第二天捞出来晾干,不用很干得稍微有点潮,这样就可去村里的磨坊磨粉了。

说是磨坊,其实不能说是磨坊,在一家农家的柴房里放了一架脚踩的石臼,其他啥也没有。当年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石臼,同时有一个石杵。这个只能舂一些小东西,舂米粉之类量太大,仅仅凭手太费劲。此时用脚踩踏的那种舂,相对省力很多。说白了,基本工作原理还是石臼和石杵的关系,只不过石杵被绑在用脚踩的木块的另一头。这个木块一般就是一段树干,或者是经过加工过一段木材。在它的三分之一处连着一根木轴,木轴架在一个井字架上。沿着井字架向后延伸有两条如长凳宽的木板,中间的空隙就是那块连有石杵的木头,就是那一段树干。由于常年使用,树干的一头被脚踩的地方铮亮铮亮。人踩这个树干时,你的左右脚中的一条腿可以站在一边的木凳上,你也可以左右交替踩。也有高手就像走路一样,在两边的木凳上来回走动。踩石杵是一方面,下面放米粉的人也是关键,何时可以停止,何时需要加料时刻保持联系。要不然一不留神,那石杵就砸了下面人的手了。

用石臼舂的米粉粗细不匀,舂好了一臼以后,还得用很密的筛子(高目数)再筛一下。细的装袋,粗的倒回石臼继续等着舂细。十几斤的糯米和粳米混合物,忙碌一个上午可以完成。

每年此时,我总是跟着祖母和祖父一同前往。一般都是奶奶在下忙着筛,加料,爷爷在上踩石臼。我也闲不住,站在木架子上和爷爷一起踩石臼。踩石臼可是体力活,看着不累,自己上去踩一下才知道那个石杵有多重,不一会儿就可以使你浑身冒汗。随着石杵的蓬蓬声,那个糯米和粳米混合被磨成粉末,可以看到如雪的粉末扬起又落下。这个糯米粉太湿了容易粘在石杵上,糯米粉也不容易打碎,也不容易筛。太干了,还没有达到要求,那些很细的就会扬起,落到石臼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里的干湿度,全凭祖母多年来的经验。

一家人吃的糯米粉不会多,无非是过年了打个牙祭。农村人都知道,糯米粉产量太低,自家留着的量不是像粳米那样作为为主食,就是为了年底做点好吃的罢了。每年这么来一次,还是很期待的。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也不知道那个脚踩的石臼还在不在。估计已经看不见了,曾经的老房子柴房都不见,会踩的老人们都已经作古。那踩石臼的欢乐只能留在脑海记忆中,或许在梦中能看到爷爷奶奶捧着晒好的糯米和脸盆去磨坊,端着舂好的糯米粉,高高兴兴的往回走呢。那蹦蹦跳跳走在最前面的又是谁啊?

2020.12.28 晨校车点
又是一年过去,岁月无情人有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圆子是上海农村的本地方言,正式来说应该叫汤圆。汤圆的形式有很多中,可以在水里煮的,也可以在笼屉上蒸。但不管是水里煮...
    艾冰台阅读 660评论 0 2
  • 又一年的新年过去了,又开始上班了。回首新春长假,过年仿佛只剩下了一个名词,一个日历上的一段日子,告诉你猴年已经结束...
    艾冰台阅读 388评论 1 2
  • 突如其来的一场春雨,迫不及待地为寒冬划下一个休止符,大地也悠悠然地舒展开来。春暖花开,天地间瞬间充满了沁人心脾的清...
    猫擦鼻涕阅读 1,467评论 0 50
  • 中式面点流派 中式面点即中国面点。在中国烹饪体系中,面点是面食与点心的总称,饮食业中俗称为“面案”或“白案” 中式...
    芳馨麦穗阅读 1,392评论 0 1
  • 5月以来,哪怕对市场风向再不敏感的人,也感觉到阵阵凉意。二级市场连续下挫,一级市场融资环境恶化,不论企业融资数量还...
    钱皓频道阅读 6,150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