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的小说,陆陆续续看了几部,刚刚看完的《彷徨之刃》给了我最大的震憾和最深的思考。书的内容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有孩子的父母,看这本书应该会有更深的感触。
法律到底是在保护受害人还是在保护被害人?我不是专业的法律人员,不能以法律从业者的专业角度来分析看待这个问题。尤其是看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类虐待同学事件,现在看来这本书更有震憾力。未成年人犯罪,因不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而免于责罚或减轻惩罚,是不是正确的?现实看来,还真的不一定。前期我们几个留学生在美国虐待同学被判刑的案例真的给我们国家的法律做了一个示范,原来还可以这样。很多人呼吁我们国家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确实很有必要,现在的孩子,早已不是十年甚至于二十年前的孩子了,他们思想活跃,早慧早熟,更改法律确有必要了。法律应该是能过一个案件起到震慑作用,让其他类似的人想做类似的事时有所顾忌,不敢犯罪。而不应该是通过一个案例,让其他相同的人知道原来我们做错事甚至犯罪可以免受惩罚。如果是这样,法律就是失败的,没有起到保护普通人的作用,反而助纣为虐,那我们要这样的法律做什么?
法律的事,我们不是专家,谈不了那么深入。但做为一个个人,当然会有自己的想法。每件事情,没发生到自己身上,我们都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侃侃而谈、各种大道理、各类事例理论。但一旦事情发生到了自己身上,那时,所有的一切都变了,一切标准也就变了。所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是最难的,因为没有经历,说什么都是那么苍白无力。书中,长峰重树的遭遇,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书中的警察、店主最终都在或明或暗的帮助着他,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是普通人,以自己的感情和直觉在做事。那个警察见到了太多太多类似的案件,受害人及家庭遭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而犯罪的人却毫发无损。这就是法律,遵守了法律却让受害人受到了二次伤害。这样的悖论在现实处处存在,却很难去完美解决。长峰重树只是遵从了自己的感情,做了一个普通的父亲所能做的事。我看完这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如果我是他,我也一定会选取这样的方式。当一个人所有生活的希望被扑灭后,我们怎么能要求他高尚冷静?这是圣人婊干的事。当法律解决不了问题,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手段虽然激烈,但无可非议。
书看完,每个为人父母的都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求孩子大福大贵,但求孩子成为一个不伤害别人的人。不伤害他人,也不为他人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