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品质是固定的东西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东西?中国流行一句话,三岁看老,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心智模式。哪怕到了60岁,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行为模式改变来塑造大脑,60岁都不能看老,何况3岁?
在批评时不要灌输固定型思维。不要贴标签,不要跟品质挂钩。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讲规矩,而是没跟孩子讲清楚规矩。批评孩子不是单方面的人身攻击、发泄情绪,而是一定要沟通清楚,怎么是对的。
多花点时间讲道理,比多花时间批评有意义。讲道理是平等地讨论。
改变错误的过程,带着孩子改正,本身比错误更有意义。
孩子的品质是固定的东西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东西?中国流行一句话,三岁看老,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心智模式。哪怕到了60岁,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行为模式改变来塑造大脑,60岁都不能看老,何况3岁?
在批评时不要灌输固定型思维。不要贴标签,不要跟品质挂钩。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讲规矩,而是没跟孩子讲清楚规矩。批评孩子不是单方面的人身攻击、发泄情绪,而是一定要沟通清楚,怎么是对的。
多花点时间讲道理,比多花时间批评有意义。讲道理是平等地讨论。
改变错误的过程,带着孩子改正,本身比错误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