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某某某,你在这个领域这么优秀,懂这么多,以后我要向你多多学习。
乙:哪里哪里,是你太客气了,我这才一点皮毛,我们互相学习交流。
甲:那有机会下次一起喝个下午茶,我再当面请教。
乙:好的,下次聊(再附上表情包里的蜜汁微笑)
终于,这场生硬客套的对话结束了,常见于两个陌生人之间的浅层交流。
想聊聊“我要向你学习”,除了日常表达客套之外,是否还有一些其余的探讨之处?
刚好下午和一个微信好友聊天,我们没有见过面,这个朋友在末尾也是说了一句“向你学习呀!”按照往常,我也只会回复一句客气话。不过,这次我调皮了一下,才有了以下正版和盗版的正能量鸡汤语。

口号虽响亮,终究还是要有一些阐释。
那些经常说要向别人学的人确实有一点很值得欣赏,就是他有一双发现他人优点的眼睛。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是完美的继承了父母那一辈的优良传统,很多人的成长历程就永远有一个甚至多个更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被比较长大的小孩,成年工作之后,一方面很容易缺乏自信,在上进心和社会压力的驱动之下又渴望突破和成长,另一方面表现出来一种极度“见贤思齐”的状态,遇到什么读书、摄影、旅行等等牛人,或者看到别人年入百万、自主创业之类,就特别容易羡慕,产生要向他们学习的冲动。
客观来说,这种学习热情很好。但是学习别人终归不是较好的选择。因为那些值得学习的对象,他能走到今天,至少在让他出类拔萃的领域已经沉淀了一两年甚至三五年,并且已经掌握了相当的行业资源、技能、以及心法,这些都是很难超越的部分。另外,如果那就是他如鱼得水的天赋所在呢?更加无法匹敌,不加区别的模仿甚至很容易被看作东施效颦。
如果你看多了外面的风景,对别人心生羡慕,不如回头也客观公正的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局限分别在哪里。最终的最终,人还是要回归自己的本性。
坦白说,发现自己这门功课并不容易,人们要么高估、要么低估自己的综合分数。但是你会发现盗版终究是痛苦的,开发自己这个正版的系统更长久。
他人是打磨“我”这个产品路上的一枚镜子,尽量多的让“我”归位吧。这不是骄傲,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把自己真正看作生命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