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柴静
第十章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读完本章,总的感悟是,我们要学会用理性思考而不是感性,很多事物只有你从一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绝对客观的角度观看,才能发现TA的本质。文中有几句话给我带来了思考。
1. “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
其实不光是记者,我们平时需要叙述或转述某些事情时,也应该描述客观事实,尽量不要带有个人情绪,从而避免影响他人的判断。特别是所谓的“聊八卦”,其实就应该避免。
2.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换句话也可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对失败的思考才是成功之母。人生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是的这是必然,但不要理所当然以为挫折困难过去你就会成长,因为你还必须对此作反思。否则,未来还可能会在同一个坑跌倒第二次……
3. “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成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每个人、每件事都会有不同的面,所以不要急着去肯定或否定某些人和事。
这个道理可以引申到教育领域,也就是哪怕是差生,都不会事一无所长。所以对待他们要耐心,不要一味地否认,他们也许只是学习成绩稍落后,多细心留意他们是否有别的优点和长处,进而表扬和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 袁总升了袁台,不管调查了,还偶尔提醒我:“你看人家芭芭拉·沃尔特斯,老了,越来越稳定克制,你也得这样。”
“成熟是么?”我心想可我还没老呢。
“不是成熟,”他说,“这是你的职业要求,你成不成熟都得这么办。”
这句话老戳心了。我还常常不知廉耻地自恃“我还是个宝宝”、“我不想长大”,但是我必须长大。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带着一群熊孩子长大,更要成熟稳重。所以我现在正在不断地反思自己与学生的相处方式,希望我可以早日找到适合的方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但就是想做。虽然我自己一向奉行“随心而行”,但深思熟虑一下,我想我还是要学会用理性打败感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