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寨四周都是树林,一到夏天,整个村寨都是知了的叫声,吵的人心烦。尤其是在采茶的时候,知了一叫,让人昏昏欲睡。
我和弟弟都还在念小学的时候,暑假一放假,我背着爷爷给我编的小背篓,弟弟背着用肥料口袋剪制而成的挎包,跟着妈妈去茶地里采茶。
9点吃过饭就开始收拾东西下地,茶叶地离家里有些远,又没有交通工具,所以得走着去,一走就是半小时以上。
到茶叶地后休息片刻,开始采茶。下午一点一过,我和弟弟已经没有耐心再采茶了,一来小孩子好玩,坚持不了多久;二来一到这个点,知了开始叫了,手采着茶,头都可以一点一点的打着瞌睡……
妈妈会说我们几句,我和弟弟总要跟妈妈说:你听,知了都叫我们悄悄睡觉了(有种知了的叫声特别像在叫悄悄睡悄悄悄悄睡,很有节奏)。妈妈一听,摇摇头让我们去午睡了。
下午3点的时候,我们被热醒了,这时候的太阳最晒,一点都不想采茶。我和弟弟两个就拿着刀,去茶叶地旁边砍竹子,砍两根细长细长的竹子搬着回到休息的地方。拿出从家里带来的两个空的盐袋子和两根细细的铁丝,开始制作捉知了的工具。
首先把铁丝卷成一个和盐袋子口子一样大小的圆圈,然后把盐袋子的口子扎到圆铁圈上,制成一个兜子。做好后,在用兜子上留着的铁丝饶在竹竿上固定住,这样工具就制作好了。
我和弟弟一人拿一个兜子,一起走进茶叶地旁边的树林里,开始捉知了。
捉知了也是需要技巧的,最需要掌握的是知了的方位,用耳朵去注意听,听它是从哪边发出来的声音,确定后,在用眼睛去看它在哪里。知了喜欢停在树杈旁边,位置也不会很高。
确定知了的位置后,要轻轻的用网兜靠近它,大概还有500cm的时候,调整网兜的位置,把兜口对准知了,然后用最快的速度罩住它。知了还是很机灵的,你速度慢一点,让它感觉到有风就飞走了。
我和弟弟算是捉知了的老手了,因为每年夏天,在我们还抬不动竹竿子的时候开始,就跟着我的小舅舅到处捉知了了。一般两小时多点,我们就能捉够两个人吃的份。(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不吃知了)
捉完知了,太阳也要开始下山了,我们休息一会后,妈妈也歇下来准备收拾东西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会经过家里的菜地,从菜地里摘点香料(西双版纳到处可见的一种佐料)和小米椒用来做烧知了的佐料。到家后,我和弟弟都不用歇息,很有干劲的开始做我们今晚的美味-包烧知了。
先把知了的翅膀和头部去掉,然后用水洗干净,放在菜板上用刀剁碎。剁碎后放在一旁,再把洗好的香料、小米椒一起剁,剁碎后把知了肉泥和剁碎的佐料一起搅拌,放点盐和味精,再剁几刀放着腌制三分钟。乘着这个时候,去家旁边的菜地里砍一张芭蕉叶洗干净备用。
腌制的时间一到,把芭蕉叶撕成一片片的,垫个三片,然后把剁好的知了放在芭蕉叶上,放完后包起来,用根绳子固定好。固定好后,把它埋入火塘,不能太接近火塘中心,没熟反而糊掉了。
等米饭煮熟的时候,烧着的知了也熟了。打开芭蕉叶,香味就扑面而来,每当有知了吃的时候,我和弟弟都能多吃一碗饭。
这是我儿时最喜欢的味道,比家里买猪肉吃还要高兴,因为从材料到最后做成菜上桌,都是我和弟弟两个自己动手的,那种满足感,至今都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