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有这样一个段子:
“男人其实很专一,无论这是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他都喜欢18岁的女生。”
对男人来说,18岁的少女,代表着青春、活力、涉世未深的单纯,象征着满脸的胶原蛋白、纤细的腰身。
而对女人来说,18岁未必是最美的年纪。
我的18岁除了年纪小,和其他美好词汇都毫无关系。18岁,正是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一年,男生一般的短发、发胖的身材、肥大的校服、不够自信的故作孤傲,常常和自己拧巴。每当别人怀念起少女时代,我很难有同感,因为自己的少女时代没有诗意也没有故事,只有苦读、成长和青春期的烦恼。
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少女感”,它往往用来形容非少女的女性,被当作对女性年轻外表的夸奖。和男人对18岁少女的臆想一样,“少女感”是一种美化象征。
1
孙俪曾在新世相读书会上,说自己并不喜欢“少女”这样的词:“如果一直这么形容自己,那是我不认可现在的我。”“我现在做的事情,很多是20多岁做不了的。如果非要用'少女'这个词来形容当下,像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
“少女感”这个词从明星人设到新闻炒作再到商家卖点,演变成一大审美标准,随便搜一个女明星的名字,总能看到“少女感十足”“少女感妆容”“少女感装扮”之类的标题。
孙俪也不例外,网上有太多夸她“少女”的文章:《孙俪可以永远保持少女感的秘诀,就是这一点》《看到36岁孙俪这一身,才知道什么叫最高级的少女感》《这四个好方法,让孙俪明明36了,还有着16岁的少女感》……点进去无非就是夸她穿搭好看、坚持锻炼身材保持的好、生活态度向上等等,而这些别人口中的“少女感”,都是女性在30之后才能修得的。
30之后,才更懂得自己,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再莫名纠结;
30之后,才更善待自己,用积极的方式保持健康;
30之后,才具备足够的能力提升自我,想买什么想学什么想做什么,都在自己的掌控之内,不像年轻时那样苦于欠缺财力与资源。
正如孙俪说的,人到中年才能做少年、青年时做不到的事,才真正从容安定、自信坦然,于是气质多了几分纯净,笑容多了几分明朗,而这些都是成熟后才能具备的魅力,与少女无关。
2
当“少女感”成为审美主流,女明星们也渐渐意识到总被夸“少女”不是一件好事,它像一把双刃剑,一面带来流量,另一面把人圈定在“少女”设定里,女演员能拿到的好剧本好角色越来越少。
陈乔恩近日在微博里发了这样一段意见:
这段话被媒体解读为陈乔恩在回应观众质疑,她表示和剧无关,只是表达个人想法。
这部新剧我去看了下剧情介绍和剧照,说实话,完全不能引起兴趣。这种披着“大女主成长史”外皮的玛丽苏古装剧,早已厌倦。最后一部完整看过的“大女主”戏应该是《甄嬛传》,之后蜂拥而至的女性成长故事一部比一部缺乏可看性,包括孙俪主演的《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和可惜了袁泉的《我的前半生》。陈乔恩的独孤皇后还是那熟悉的玛丽苏套路。
反对用“少女感”审判女性的陈乔恩,也没走出“少女感”的角色。
因为,市场需要。
另一位女演员杨蓉,在电视剧里扮演一个幼稚的小护士,被观众指责装嫩,她在微博这样写道:
“不是我害怕老去,而是当下的影视环节让女演员不敢老去,我们这一波30+的女演员努力维护着少女人设,不是因为我们喜欢,而是市场需要。我渴望转型。”
杨蓉有不错的观众缘,却一直不温不火,这几年出演的大多还是偶像剧,很多人惋惜她演不到好角色,她也坦白自己的无奈。去年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本来最被看好的杨蓉,表现得却并不出彩,甚至是令人失望。看着她哽咽着说“我已经30+不想再演少女了”,我坐在电视前可叹却难以感动。
“少女感”仿佛一个魔咒,踏进去便难有回头路,想奋力摆脱时,却发现双手双脚都被施了魔法,失去力量。
3
市场需要少女感,于是玛丽苏神剧再脑残再狗血,仍不断热播;
市场需要少女感,于是无论什么年纪的女演员,都要穿上公主裙把自己打扮成人们理想中的少女模样;
市场需要少女感,于是内心抵触却还是要为市场服务,继而这股风气越来越旺。20多岁的年轻演员享受着少女感带来的福利,而到了30之后就开始体会到来自少女感的尴尬和压力。
面对畸形的审美,是顺从还是抵抗,需要自信更需要勇气。
陈数在采访中被问到是否有感受到中年女演员的困境,她说“逆境、顺境有些时候是在于一念之间。的确要看你怎么想得通,或者真的能够挖掘到里面属于你的东西。”
她坦言收到的剧本数量确实减少,但她觉得非常有意思的角色,未必是在非常年轻的角色上才会产生。数量比年轻时少了,质量未必比年轻时的低。在陈数看来,今天的自己有另外一种能力,让演员与剧本融合出来的分数依然不低。
这几年陈数出演的作品不多,她在《择天记》这样的古偶剧里演过配角,却生生把角色演绎出主角的光彩;她也主演了口碑收视双收的《和平饭店》,用智慧、成熟与优雅完胜一众“少女感”。
总有人砥砺前行,总有人大胆发声,虽不一定能立刻见到成效,但沉默和顺应潮流只能永远被压迫、被选择、被抛弃。
“少女感”这个形容词,是时候该“out”了。
4
人的潜意识里都会怕老,但坦然面对“老”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马伊琍在某个谈话节目上说“女人都会害怕年龄,但你使多大劲对抗,就会把你弹回多远。”
过分追求“少女感”正是一种病态的对抗,先进的医美手段虽能让肉身保鲜,精美的装扮和修图虽能掩盖痕迹,但给人视觉冲击之后更多的是宛若塑料花一般的僵硬与不够高级。
面对年龄,我们需要敞开胸怀接纳它,也同样接纳处于这个年纪的自己。
出演《三块广告牌》的奥斯卡影后弗兰西斯说过一句话:“我的脸是一张地图,一张我人生的线路图,下巴上的褶子也是。”她认为皱纹才构成了一个演员的表现力,而社会文化让人们认为衰老是“个人问题”,这是一种病态,一种文化病。
“少女感”固然是一种美,但不足以代表所有美。追捧“少女感”会让人们愈加恐惧变老,将中年、老年视作暗淡无光和了无生趣,忽略了更多值得我们欣赏和赞叹的美。
“法国文艺片女王”伊莎贝尔.于佩尔,没有长着一张老天爷赏饭吃的脸,从影50多年,她演过许多疯狂极端的角色,但这些女性在她眼中都是值得尊重的:“我演的所有女人,都是直面命运的。她们必须从现状的泥潭中走出,跨越到彼岸。”
62岁时,于佩尔凭借电影《她》再一次登上事业高峰,站在领奖台上的她瘦小、脸上写满皱纹,却释放出征服所有人的光彩。“我们总是谈论女演员的悲剧命运。不是电影扼杀了她们,而是生活。愚昧是危险的,噩梦的制造者……我们遵循自己的标准。难道你认为,作为女演员就得始于15岁,终于20岁吗?”
对于这样的于佩尔,当我看有报道以《64岁于佩尔,是少女感最好的诠释》作为标题时,真的是感到无比荒谬与可笑。
我们的词汇如此匮乏了么?
我们的审美如此单一的么?
拒绝对“少女感”的追捧,对“少女感”的审美主流说OUT,是学会对女性真正尊重与欣赏的必经之路。
愿这条路上,有她们,也有我们。
愿这条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