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分析:
人物在纸张中间、比例大小适中、五官清晰:比较现实、自我认知清楚;
整体线条:一笔成画,思维简单,也可能画的快,带有一定防御;
眼睛:双眼皮,爱美;黑眼珠,比较聚焦;长眉毛,精力充沛;耳朵大,善于倾听,鼻子挺,有主见;嘴巴闭着,相对内敛;
肩膀平,有责任心,能承担;左手连接处,比较细,行动力不足,右手明显连接充分,对当下的执行力改善比较满意;
手指和脚趾涂抹比较黑,可能对目前掌控力的问题存在一些焦虑情绪,存在一些迷茫。
双腿比例不一致,可能画的比较随意,缺少整体规划,内心还是一个相对随性的人。
在掌控力和自由随性之间存在一些内心的思考点;整体之态向左,对当下和未来有些许的迷茫和回避。
老师的分析:36岁,男性,企业领导。
第一眼,画者带有明显的防御,可能没有学过绘画,带着应付;女性相对感性,会画的比较丰富;男性比较理性,会画的简单。第一次不要让别人画人物像,普遍防御;做沙龙过程中,人物像又是比较好开展的。
大小合适、位置居中、比列协调:对自己认识、表达,比较到位;追求简单,干练。
五官全面:耳朵大,倾听比较好;眼睛大,外向;双眼皮,爱美;和双手张开比较呼应,比较喜欢和外界沟通。眉毛清晰,精力可以;鼻子尖尖,有个性,小脾气。
脖子比较细,做事不能很好贯彻,可能承担;
肩膀:眼里比较大;
躯体和腿贯通,应该是随意应付;做事过程中,不排除一开始很认真,后来马虎,不能很好坚持;
躯体中的手:左侧手连接细,对行动的掌控不够,和脖子相关;自我控制力比较弱,和性格相关;手指好像不是五个,很短,进一步说明想抓又抓不住一些东西,有点纠结。
腿:稳定性不够;基础不够牢靠。
收获:
1.从绘画顺序,一开始怎么画,后来怎么画,前后对比,也能发现一些问题;
2.鼻子挺,也看线条弧度,尖尖的,表示个性,或者冲动;看到矛盾点:想抓又抓不住。
3.这次分析和老师的比较接近,但是语言表达的精准度上,需要提升,我带有更多的后现代语言,可能还是要根据绘画治疗的语言范式,更准确去描述。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说148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