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应该以追求心灵的富足为最终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追求物质财富、七情六欲,但任何对于物质财富和欲望的追求都应该回归到心灵富足的层次才有意义。在我们有了足够的食物、衣服和躲避风雨的住所之后,任何追求如果没有更高层次的意义,最终将会归于无聊和空虚。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物质过剩的时候,我们便会变得十分腻烦和不知所措。酒喝得太多了会吐,饭吃得太多了会胀,肚子里油水太多了会胖,人不需要劳作了会生出很多富贵病。人类的很多疾病都源于物质生活的过剩。当我看到一个肥胖的人牵着一条肥胖的狗从路上走过,我不仅为人感到痛苦,也为狗感到痛苦。它本来应该健康地奔跑在田野上,追逐野兔或白云,现在却被害得连路都走不动。我想这条狗被物质的过剩牺牲掉了,同时牺牲的还有它本来应该更加快乐健康的生活。
另外,当我们物质太多的时候,我们便在选择中迷失。女人们在满柜子的衣服前左挑右选,不知道穿哪件衣服合适;男人们在满桌的酒菜前左顾右盼,不知道从哪里下筷;这样的事情实在不是令人痛快的事情。我们小时候就那几部电影,看得死去活来,却成了我们童年最好的回忆;现在的孩子们光碟满天飞,几乎每天一部新片,但长大后对童年却没有太多的记忆。我并不反对物质丰富,但觉得应该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这一情况,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心灵也变得十分富足。
每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我们都要先问问自己,我们最终能得到心灵的富足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就没有必要做这件事情。同时我们要把心灵的富足和虚荣心的满足区分开来,心灵的富足是长久的,而虚荣心的满足是临时的。人们互相斗富,今天你买宝马我就买奔驰,你戴浪琴我就戴劳力士,超过别人得到一时的满足,这是虚荣心的满足。虚荣心的满足常常会带来恶劣的后果。
中国人好脸面和虚荣,什么东西都希望表面上光鲜,结果弄得自己死去活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青年人结婚摆排场,租高级轿车,吃五星宾馆,结果欠了一屁股债导致夫妻关起门来天天吵架。追求心灵的富足也跟从小的教育有关,教育能够把这种追求变成一种习惯,比如当初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就造就了一批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的人。但现在上学的孩子们,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每天谈论的都是谁家的房子大,谁的父母官大,谁的衣服是名牌,谁的手机更好。在这种影响下长大的孩子,未来很容易变成空虚而迷茫的一代。
寻找心灵的富足有一个标准,如果一件事情你越做越喜欢,通常能够引导你走向心灵的富足。当然这一标准必须排除像、吸毒这样尽管让人上瘾,但最后却把人毁掉的事情。我们潜心读书,一般都会越来越喜欢读书,那是因为在读书的同时,我们得到了心灵的富足;我们浪迹天涯,一般都会越来越喜欢远游,那是因为在远游的同时,我们得到了心灵的富足。
我们为什么奔向大海?因为大海的广阔给了我们心灵的富足;我们为什么攀登高山?因为高山的险峻给了我们心灵的富足。我有一个朋友收藏古董,倾家荡产,但却生活得幸福安宁,因为他看到自己的收藏品脸上就洋溢出满足的笑容,这是一种心灵的富足;我的另外一个朋友每年都要到青藏高原去旅游一个月,差不多一年的积蓄都要用在上面,但每次回来都像仙人下凡一样,一无所有一身轻松,这是一种心灵的富足。
心灵的富足是一种美,这种美是一种发
自内心的快乐,是一种把生命融入诗意的壮举。当我们看到大自然的美而不为所动时,我们的心灵已经死亡,但当我们朗读下面的诗歌,内心感到一种情感在涌动时,我们便有了心灵的富足:太阳在天上,风在自由地游荡,云的影子在树梢低头,满地阳光,心情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