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农场岁月(十五)发生三起行车事故

1971年,我当手扶拖拉机驾驶员时,没有经过专门学习和考试,特别是没有能够了解到事故防范和处理的知识,让我在以后的驾车中遇到紧急故障、事故时,不仅束手无策,而且,还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第一次是我驾驶手扶拖拉机帮畜牧三场运生猪。车到“推化港”桥前时,发动机“突突突”均匀有序的排气管声,突然一下子急促吼叫起来。我下意识地觉得情况不妙,马上将车开到路边停车。我没想到,拖拉机分离了离合器,发动机上的飞轮越发疯狂地旋转起来,排气声音变得更加撕心裂肺。

“飞车了,飞车了!”坐在后车厢的畜牧三场男知青白国强叫了起来。他跳下车后躲在我的背后,拉住我的衣服,好像发动机随时都会爆炸一样。

虽然,我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感到非常害怕,但是,责任感还是让我马上跳下驾驶室,准备走到发动机旁看个究竟。我不知道发动机怎么会变成这样,有点手足无措,想上前制止,没有一点办法,听到机器发出的怪声音,心里也真是有点害怕。

“赶快上去关闭油路开关!”另一个知道处理情况的知青在车厢上对我叫道。

“不要过去!当心爆炸!”白国强发现我想上去,紧紧抓住我的衣服不让我上前。

“快用‘板头’拧松过滤器下面的螺丝,放掉里面的油,这样,发动机没有了油,过会儿就会自己停下来的!”知道处理情况的知青在车厢上继续对我叫道。

此时,手扶拖拉机的发动机由于喷油泵进入了大量的柴油,飞轮转速越来越快,排气管发出的吼叫声也变得越来越大,场面开始有些吓人。

我原本上前关闭油路开关,然后再放油的想法,在尖利的吼叫声中渐渐没有了踪影。我担心发动机真的会爆炸,要了我的命。只是,我还不敢逃跑,责任心让我站在驾驶室的旁边,呆呆地看着发动机越转越快。现场再也没有一个人说话。

随车人员见驾驶员没有排除事故的动作,大家也就只能看着事情自然发展下去。

“突……突……突……咔嚓!”一阵尖利的吼叫声后,发动机内先是突然传出了一声闷响,然后戛然停止了转动,变得没有了一点声息。吓人的爆炸没有发生,发动机外观完好无损。

我连忙走向发动机仔细查看情况。原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柴油泵的控油尺条磨穿掉落,让油泵的进油量达到了极限,并且因为卡在底部,无法弹起,从而使气缸活塞在过量进油大量燃烧的气体里,不断加速作“功”,使飞轮转动速度一下子超出了设计转速的极限,造成活塞杆无法承受越来越疯狂的运作,折断在缸体内,最终导致发动机被强制性熄火。

“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不能怪你。”在用牛车将手扶拖拉机拖回畜牧三场停车地之后,师傅并没有出口责怪我,而是先安慰了我。

在拆开发动机修理损坏活塞部件的过程中,他告诉我,“今后,碰到这种情况,心里先不要慌,解决事故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关闭进油阀门,放掉过滤器中的柴油,只要发动机没有进油了,它就会自己熄火了;二是索性挂上快速档位,让车一下子增加负荷,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就会屏熄火的。”

师傅的话,让我万万没有想到,处理发动机“飞车”的解决办法竟然还不止一种。我想起当时手扶拖拉机马上就要上“推化港”桥,如果按照第二种解决方法做,人坐在车上不用动,事故就可以避免了。我的心里真是感到非常的惭愧。

第二次是在一个寒风刺骨的清晨,连队领导安排我一早出车运稻谷进粮仓。

我二话没说,披上刚发下来的漆布工作棉袄,来到打谷场。我用电动机牵引发动发动机后,就不知轻重地驾车一个直行冲向机耕路。

在从平地转弯上机耕路时,我捏住手把式转向器,想利用惯性顺势冲上坡,可是说时迟那时快,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那手扶拖拉机的车头竟然不听我的使唤,一下子突然90度转向,猛的一头冲下机耕路,扎进了明沟底。

拖拉机的车把在大幅度的转向中,将我的棉衣,“哧啦”一下子拉开了一个大口子。

车上,准备到粮仓办事的老职工站在车斗内,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哎,你怎么搞的!怎么一下子把车开进明沟里面去了!”跟车的老职工一脸不悦地向我问道。

“我也不知道。上坡时,我只捏了一把左面的转向把,没想到车头就‘哗啦’一下子下去了。我连反应都来不及。”我从明沟底下爬上机耕路,也感到有点莫名其妙。

还好,冬天的明沟里没有水,拖拉机冲向沟底碰到的都是污泥。铁与泥土的碰撞,没让拖拉机受到一点损伤。

老职工叫来了十几个人,大家齐声呐喊,将冲入沟底的拖拉机慢慢拉了上来。

我再次发动拖拉机,双手十分警惕地操纵着转向机,慢慢地驾车上路。我发现,被我捏过的转向机,回复起来很慢。我想,刚才事故原因,可能是转向机上的弹簧弹性软了,没有执行我的操作命令所致,这次出车后,应该考虑换零件了。

然而,我开车一段时间后,又感觉到拖拉机的转向机弹簧反应灵活了。我这才知道,露天停放的拖拉机齿轮箱里的齿轮油,被寒冷的气温冻得异常的粘稠,以至于转向机上的弹簧力量,也难以一下子将分离开来的齿轮压服到位,结果造成了不该发生的事故。

第三次是机修站里经常帮我们维修保养车子的一位领导,因为农村家里要造新房子,想借用我们连队的手扶拖拉机运砖。

师傅照顾我驾驶经验少,让我驾驶自己连队里的拖拉机,自己驾驶别单位里的拖拉机。

农村人干活真是卖命。我的手扶拖拉机刚到搬砖地点,就有三四个人往车上搬砖,而且一装就不肯停手,超负荷的砖,把拖拉机的后轮胎压扁了大半。

“好了,好了,请你们不要再装了,我这辆车马力小,我快去快回!”我顾不得装车人还在装车,油门一加上路了。

我在开车拉砖时,发现农村的路修得很狭窄,桥的坡度很陡,上桥基本上都是直角。路上,重车行驶起来,我明显地感到车子的马力不足,非常的危险。我真害怕拖拉机上桥到一半时,因为载重过大马力不足,突然屏熄火,反而被重力倒拖下路,发生不测。

手扶拖拉机在农村的土路上颠簸行驶着。满车时,我非常谨慎地驾驶着;空车时,我加大油门快速返回。

虽然,我非常谨慎地驾驶着拖拉机,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故,还是发生了。谁也不会想到,就在我空车快速返回时,拖拉机的一个前右驱动轮胎,竟然在颠簸行驶中飞了出去,车头也随之猛地一拐,冲进了旁边的麦田里。

我坐在倾斜的驾驶室内,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完全愣住了,过了好久才回过神来。要知道,这条道路的左边是条深河。路面离水面足足有三来高。我想,如果是车的左轮胎掉下,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也许,我的这条小命就要葬送在这里了。

“哎,你这个人是怎么搞的!怎么把车子开到了麦地里,把这么多麦子弄坏了!你要知道,这么大一块地,少说也要收百来斤麦子的!”一个过路的老农民看到麦田里有一辆拖拉机,愤愤地走了进来,大声说道。

“老乡,老乡,你不要急!你不要急吗!你看,是拖拉机的轮胎飞掉了!”我连忙对老农民解释。

老农民不相信我的话,转身走到拖拉机面前,看到的确缺少了前轮胎,也就不再吱声,讪讪地走了。也许,他知道,车的前轮胎掉了,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压倒麦子,不是开车人的错。况且,这块麦田是大家的,又不是我个人的,我何必为这个事情,与这个年轻的知青吵架呢!老农民非常不情愿地走了。

我在路边等着我的师傅。他的车子终于出现在了我的视野里。他惊奇地听我说完事故的发生经过,然后,叫了几个人一起将拖拉机扶正,装上了车轮。

“这个前驱动轮胎掉落下来,主要是轮轴上的油封坏了,造成了漏油。”经过检查,师傅对我说,轮胎掉了的原因,是轮轴上的油封坏了,漏油通过轮轴,渗透到轮胎的紧固螺丝上,使得原本拧得很紧的螺帽,在高低不平路面的不断震动下,松弛掉落,最终导致脱胎事故。

听了师傅的话,我真后悔自己开车时没有注意轮胎的动向,如果我能够注意看一下,也许事故就不会发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