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明白,一本小说能让我如此难过。
从未有过,一本书能如此刺痛我的心。
一天读完这本小说,读的过程中一直压抑紧张,难过,内心像填了土,而且还越填越多,越填越满直到沉重得喘不上气。读完后,久久不能入睡,入睡后多次醒来。
一个晚上都是压抑的梦。梦到攀垂直的高山,攀到一半掉下来。梦到充满灰尘,空洞昏暗的房子,以及在房子里活动的游魂一样的人们。醒来还胸口发闷,疼痛。
这并非一本恐怖书。这本书讲述的就是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家庭的故事。这个家庭的父母分别的背景是:妈妈来自单亲的家庭,她的母亲希望她是一个把一生奉献给家庭的主妇,而她渴望出人头地;爸爸的出身是,他的父母是早年非法移民的华裔,生活在美国最底层,他渴望融入美国生活。这对父母生养了三个孩子。当妈妈渴望出人头地的梦想破灭后,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二女儿身上;当爸爸渴望完全被美国社会接纳的愿望落空后,他把所有的梦想都放在了女儿身上。
表面上,这个名叫莉迪亚的女孩一心学习,听母亲的话,学习优异。其实,她在父母双重的压力下 ,已经是不堪重负,犹如溺水的人抓不着一点助她呼吸透气的外力。所幸还有个哥哥了解她,她就借住哥哥的一只手臂,头露出水面喘气。然而哥哥也要走了,去哈佛上大学了。哥哥已经在这个压抑的家庭想要千万次逃离,而这次他终于可以逃离了。
女孩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有了。她终于沉向了湖底。女孩就这样没有任何留言,没有一页日记,没有一点迹象地自己沉到了湖底。
没有任何迹象是父母的角度看,从哥哥眼里,从妹妹角度,其实早已迹象重重。她从妈妈毫无迹象离开她们追求自己梦想的时刻开始,就已迹象重重地表明了她坚信一定是她不够好妈妈才离开。从她发誓妈妈回来什么都听妈妈的,妈妈就不会走的时候,她就已经表明了她的悲剧人生。
这是一个背景发生在美国的故事。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我却觉得是讲述今天的中国,讲述现在的小孩。或者说是讲述所以时代的小孩。小孩生活在家庭中,受其影响。家庭带来稳定和安全感,同时也带来了平庸和束缚——总会受成员的影响,活在他们的期望中。没有一个家庭的父母会对孩子没有期望,然而期望也会变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压力,最后可能不仅没有成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道理是这样讲,然而,现实还是这样,没有家庭不对孩子有期望。而孩子也是要认同的,他最初的认同必定在家庭里,他们基本上要通过取悦父母得到。长大以后就是得到周围人的认同,社会的认同。所以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然而,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就开始背负家庭的期待。这“摆脱”是非常艰难的。
也就是说,人终其一生,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找到真正的自己,而成功,只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附属物。真正的人生应该是这个样子。然而,有几个人能做到。有几个父母能给孩子这样的勇气和教育。我们通常是跟随周围,我们通常以得到别人的认同而努力。
我家女儿14岁,我刚面对的就是她这次期末成绩的不理想。内心焦躁无力。我想女儿也是这样的心理。我想,我应该是没有给她太大的期待而导致她的压力,然而学校呢,社会呢。再想这是能够逃避的吗,也许会是越逃避越糟糕呢。
这就是这本书为什么给我带来这么压抑刺痛的感觉的原因。我在现在这样的社会情势下,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不得不说小说作者高超的写作能力。写这样一个故事简直行云流水,对故事人物心理的把握让人怀疑是否与作者人生经历有关。为此又翻看了作者的访谈的文章。答案是,也其他作者创作作品一样。小说的人物情节不可能与作者人生经历一模一样,只能说有作者人生经历的一些印记,有作者的一些真实感受。
我由此坚定地想,这是小说,是艺术,不是真的。生活不是这样的。
然而,我必须要做的是,反思到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