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默读、批注、浏览、诵读”等方法进行多文本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抓住关键词句,领会在生活中什么是自律,如何自律。
3.通过比较、整合,感受不同文本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重、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在生活中什么是自律,如何自律。
2、凭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内容:
《钓鱼的启示》和三篇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准备:阅读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话启示。
导语: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谁来说说自己从生活中都得到过什么启示?今天我们走进几个故事,从中受到深刻的启示。
二、阅读材料,把握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用默读、浏览的形式来读,提高阅读速度。
2、以课内文本《钓鱼的启示》为例,引导学生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表格的第一栏。
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抓题目质疑,抓关键语句提炼
《钓鱼的启示》:钓鱼→放鱼→启示
《昂贵的哨子》:买哨子→被骗→启示
故事二:突发心脏病→停车保乘客→启示
故事三:让后车→放部分虾蟹→启示
三、合作探究故事中人物的心情变化,从中获得的启示,写作特点
提示:采用浏览、批注、诵读的方法,圈画出关键词句,做旁批。
1、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师加以指导,完成表格。
2、分组汇报交流,不足的地方相互补充(1)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钓鱼的启示》: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
《昂贵的哨子》:得意→委屈→羞耻
故事二:无
故事三:羞愧→不解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人物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心情变化。
(2)圈画“启示”的语句。
A、生汇报。
《钓鱼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昂贵的哨子》:由这件事,我体会到了一个小道理:世界上,大多数痛苦其实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导致自己盲目行事,最后付出了太大的代价而造成的!
故事二:一个普通司机,没有大量的宣传,并非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这个模范的司机,已经被广大群众牢牢记在了心里。 为什么?因为社会道德的准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
故事三:言及此,我想起了那句名言:“文化可以立国”。为了国家更发达,社会更和谐,为了我们更自在,更快乐,我们要做到自律,人文!
B、生自读,齐读,师生合作读这些语句。
C、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D、分享自己的故事
师:像文中这样的生活小事,你遇到过吗?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讲给大家听听吧!
师带头分享,鼓励学生大胆分享。
师再问:如今,你再遇到这些事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生畅所欲言)
此时"自律""遵守公德"已深入孩子的内心。趁热打铁,播报一则许昌新闻:《无人值守,全凭自觉!“爱心冰柜”邂逅许昌最可爱的人!》
师小结:自律让这个社会让一座城市让我们的家变得如此美好!
(3)感受不同文本的写作特点
师引导学生重点从人物的描写方面入手来总结。
四、比较四篇文本的异同点。
生再次回顾阅读单,通过比较、整合,发现异同点。
同: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从中获得启示;都是先写事例,结尾点出启示。
异:人物的描写方法不同,表达的效果也就不同
师小结: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从中获得启示。这种方法可应用了写作中去,在讲述事情经过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主题。
五、出示道德名言,积累背诵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了些什么。——孟德斯鸠
3.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
附:课外阅读材料
(一)昂贵的哨子
【美国】富兰克林
那个时候,我还只是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握着钱便往一家儿童玩具专卖店跑去。忽然,我被一阵哨声迷住了——那是一个小男孩手中握的一把哨子发出来的。于是,我便拿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也买了一把。
回到家后,我十分得意地吹响哨子,并拿着它满屋子乱跑,所有人都被我吵得不行了!
在我拿着哨子,说出他的价格时,我的哥哥姐姐,以及堂兄堂姐们一下子全都笑了,他们嘲笑我是个傻瓜,竟被别人骗了四倍多的钱,而那多出来的钱,都能买好多玩具了!我觉得很委屈,便哭了。一种羞耻之心,几乎超过了那哨子带给我的快乐!
后来,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件事,对日后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当别人劝说我去购买一些根本用不上的事物时,我就对自己说:“不能为了一把‘哨子’出大价钱!”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要节省支出了。
当我成年后进入社会,通过人们的话语和行为,我亲眼见识到了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哨子”,最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些趋炎附势的人们,为了追求名誉富贵,最后丢弃了自己的贞操和美德,搞得自己分崩离析!还有那些沽名钓誉的人,为了进入政坛,竟不惜一切代价,最后耽误了正事,更是落败破产!还有一些小气的守财奴,他们为了自己的发财致富,变得一毛不拔,抛弃别人的尊重、好友的友谊,还有人类应有的德行!一些生活腐化、乐于享受的人们,只为寻欢作乐,最后,却成为了一个弱不禁风之人!还有那些顽固不化的公子哥,每天就这样沉浸在优雅的华服、奢侈的豪宅、昂贵的马车中,根本不顾财力不接的可怕状况!
“真是好可怜啊!”我忍不住叹息,“这把‘哨子’太昂贵了,它们让你付出了太高的代价!确实是得不偿失啊,愚不可及!”由这件事,我体会这件事,我体会到了一个小道理:世界上,大多数痛苦其实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导致自己盲目行事,最后付出了太大的代价而造成的!
(二)
这个事例是关于一个得了心脏病的司机的故事。当他在开车送乘客的时候,心脏病突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缓缓地把车停在了路边,让乘客们安全下车,然后把车熄火,确保交通正常运行。做完这些之后,一个人静静地趴在方向盘上,就这样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个不知名的司机,一个普通的人,成了“人肉搜索”的焦点之一 —— 关于他的资料,网上搜索,现在可以找到非常非常多,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在此大段地诵读,我只简单告诉大家,那个司机姓黄……
一个普通司机,没有大量的宣传,并非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这个模范的司机,已经被广大群众牢牢记在了心里。 为什么?因为社会道德的准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
(三)
作家梁晓声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到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滴飘落。
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他们的车想超过,但路很窄。
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下来一位先生,先对后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
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那位先生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
梁晓声说,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这让我想起澳大利亚的侄儿经历的另一个故事:周末,侄儿随着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华人去雪梨周边海域捕捞鱼虾。每撒下一网,总有收获,可是每次网拉上来后,那华人总要挑拣一番,将其中的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
我侄儿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 那华人平静答道:“在澳大利亚,每个出海捕捞鱼虾的公民都知道,只有符合国家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
我侄儿道:“远在公海,谁也管不着你呀?” 那华人淡淡一笑:“呆久了你就会知道,在澳大利亚,不是什么都要别人来提醒、督促的!”
两则故事,大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人文”。
“人文” 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它关乎公平、正义,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
想想我们有多少时候,不需要别人提醒,就知道检点自己的行为,就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恪守做人的本分,尽可能为别人着想、帮助他人?
言及此,我想起了那句名言:“文化可以立国”。为了国家更发达,社会更和谐,为了我们更自在,更快乐,我们要做到自律,人文!
《无人值守,全凭自觉!“爱心冰柜”邂逅许昌最可爱的人!》
2018-08-10 07:00
这年头,街边有免费自取的共享雨伞,商场有免费的WiFi和空调可以蹭,超市偶尔也会提供水果的试吃。但无人冰柜提供冷饮——免费,你听说过吗?哇,无人冰柜送冷饮?小编一听说有免费送冷饮,两眼马上放光,在许昌炎热的伏天,有冷饮就是救命啊,出发!立刻到现场,看看是怎么回事儿!
在360广场,我们见到了这个“爱心冰柜”,这个冰箱里的全部都是爱心商家给环卫工人,交警同志,快递小哥,以及外卖小哥所准备的冷饮,里面提供的有解渴的矿泉水,还有清爽的奶茶,柠檬水等。在采访的过程中,陆续有环卫工人及外卖快递小哥来这里取冷饮,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李风真也是这里的“常客”。对于奔波在太阳炙烤下的工作者来说,喝水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特别是清爽的冰镇水更是难得。其实,最初这个爱心的清凉驿站是某个爱心商家将自家店里的冰箱搬了出来,准备了一些矿泉水。从开始到现在,这个爱心商家已经购置了30多件纯净水提供给了有需要的人,在他的带领下,陆陆续续的不断有其他商家加入了进来。也许每个人都应该感恩正在为我们更美好生活,而奋斗在一线的普通人,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商家,能加入到这样的行动当中来。
来源丨许昌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