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一看标题《假如迪士尼运营医院》,自然觉得作者不是精神分裂就是跨行精英,结果在书中被证实。作者早年在医疗中心主管市场营销和开发的副院长,后期又加入州立医院,同时他还担任迪士尼大学高管。往往在某个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人称之为专家,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大部份都跨行精英。将不同的领域相关联,挖掘其中之奥秘,其思维却如精神分裂式的思维奔逸,更容易把握规律、发现真谛,更容易发现弊端、创新革新。通常,在某个领域或某个职业呆久了,眼界会受限,思维也变得局限,更容易把自己假想成行业“精英”,我自己就是这样:早些年跟随几个大咖在全国巡回教学前,总觉得自己“牛逼”坏了,懂医疗、知心理、会管理、会教学,立过功、拿过奖、出过书、刊过文,自我感觉良好地以为在我当时的圈子内、岗位上已经很难被超越,其实一次经历足以证明自己只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
学习这本书,总结四个关键词:知道、做到、想到、引导。突然感觉这四个词也有PDCA之妙。
一、知道
无论在哪个行业,我们通常都急于将自己的产品推销给别人,在销售过程中,竭尽全力地让对方购买自己的产品,而不太多考虑我的产品是对方需要的。这里要搞清楚的不是我有什么,而是客户需要什么?我的产品能满足客户哪方面的需求?这就是文中说到的营销。
那我们知道人们的需求是什么吗?员工和客人的需求是什么?在现实中,作者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运用得淋漓尽致。我在公司一次授课比赛中也讲到过这一内容,人的需要是分为五个层次: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价值需要。顾客真正购买的不仅是我的们的产品,而是包含产品在内的所有层次的附加值,尤其是那些难以评估、无法表达、甚至抽象的“需要”。在我们公司经营范围内,在每个“需要层次”内,我们知道客人需要什么吗?我们怎样去给予这些满足客人的这些隐形的“需要”?
二、做到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思维定势和行为定势,这种定势是有惯性的,如果不刻意去改变,是很难被打破,如早上起床后刷牙、吃早餐,这些不用动脑就可以无意识做到,一般也不会刻意去改变。但是营销思维如果不改变,还一味停留在用客户满意度来评价忠诚度,用产品满足客户的基本需要,那就没有忠诚度的销售,甚至还可能是推销,品牌也就是纸上谈兵。往往我们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夜暴富,一个月收回成本,忘记了“心急吃不到热豆腐”的古训,甚至为了短期利益杀鸡取卵、釜底抽薪、竭泽而渔,当然为客服务成了沽名钓誉,何来忠诚度?持续发展也是空中楼阁。
医疗机构确保医疗质量、提升技术水平、为客户提供必要就医环境、提供医疗相关服务,是基础,是理所应当的,不值得炫耀,如果这都拿出来炫耀,说明这个机构也太不怎么样了。但是想要品牌、要持续发展,就要给客户更多的意外的惊喜,这些惊喜可能与医疗无关,与其他行业却产生了无意比较,如仪态上与空姐比,就餐上与饭店比,笑容上与酒店比,安全上与迪士尼比等。这些惊喜不能立即直接获得金钱回报,但是细水长流,或有形或无形、或具体或抽象,但这样才能赢得客户忠诚度,日后才能持久发展。
三、想到
我们通常想到的是如何把产品卖出去,而不是想到用我的产品更好的增值服务于客户,并没有把客户当客人,甚至卖完一单就过河拆桥。要想到的内容包括工作的流程、可能会发生的情境应对方式、客户每一个层次上的需求。要想到如果是我自己去消费,我会希望商家怎样?倒过来想,我要服务别人的原则就是“像我希望别人对待我那样去对待别人”,这就是人际关系黄金法则。要想到,如果我的父母来消费,我会怎样对待?同理心,别人的亲人也需要我们同样对待他们才能赢得客人的信赖,甚至依赖。
想到,是要想象到本职岗位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如客人进出电梯我该怎么做?这里需要懂得社会公共礼仪,更需要同理心。客人在等待过程中出现焦虑我该怎么办?这里需要将心比心,也是同理心。想到,是可以训练的:一是拓宽自己的服务常识,包括社交礼仪、公共关系、心理常识等;二是用“表象训练”法在脑海中盘点、推演每一个细节,在重大军事行动中通常会运用;三是具备设身处地的真诚的同理心;四是善于表达自己善意。
四、引导
要使员工服务好每一名客人,赢得忠诚度,那就需要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引导员工正确的服务行为。绩效考核不是单纯为了短期“业绩”,更不能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让员工之间产生竞争、隔阂,容易让客人在无意识中感知到不和谐。绩效考核不利于团结,就谈不上团队服务,没有团结的团队,哪来协作紧密、流程顺畅、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企业?
大多数企业绩效考核都是短视的,为了短期业绩,无所不用其极,按业绩说话,大张旗鼓奖励“个别人”,无意间让大多数员工感受到企业不公,员工间产生竞争而不是协作,外界的评价“唯利是图”也会席卷而至。而忽视那些使客人产生忠诚度、从全局规划服务方案、从细处衔接操作流程的员工,这些员工却是企业的功臣,比产生直接的短期业绩更重要,功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