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到车辆轨迹,路面民警迅速出动,对车辆信号进行定位,果然,在西三环郊区一个废弃的农家乐停车场,搜查组民警发现了嫌疑车辆,根据监控拍摄的照片比对,信息确定无误。
“嫌疑车辆已查获,各单位收队,辛苦了!”指挥中心发出指令,小苏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三点。
洗漱完毕,睡觉前调闹铃,才看见妈妈微信语音留言,小苏赶紧打开听:“儿子,明天早上去早市买点新鲜蔬菜,妈妈得带外婆去医院验血,辛苦你了。”妈妈留言时间是晚上12点,见没有回消息,又发了一条“在忙的话就算了,我忙完了去超市买。”
“我去吧,刚加班回来。”小苏给妈妈留言,然后把闹铃调到6点,赶紧睡觉了。
清晨,小苏在闹铃音乐声中醒来,顿了顿,一下清醒过来,买菜!
简单洗漱完毕,小苏在楼下扫码骑上单车,朝着老街的早市出发,朝霞绯红,从右侧映照着小苏骑车的身影,拉长的影子,在红灯等候时,被来往的车托起在车身上,或是落在斑马线上。
老街的入口处,两台卖水果的三轮车,左边是葡萄,右边是脆红李,都是单一的品种,生意挺好,因为新鲜。人很多,大多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起的早,有很多人是晨练完了顺便来买菜,一是早市的菜新鲜,二是早上凉爽。小苏向着老街中间的横街走去,那里有很多农户摆的地摊,都是自己种的菜,老妈带他来过几次,每次都能买到当季的新鲜果蔬,价廉物美份量足。小苏在一位阿姨的摊子前停住,“阿姨,西红柿怎么卖?”“两块五一斤,自家种的,早上摘好了就过来的,新鲜,树上熟。”阿姨一边在给顾客称秤,一边微笑着回答。“好,买点。”小苏接过阿姨递过来的袋子,开始选西红柿,其实也没啥好选的,小苏只是觉得,不要太大的,就一次可以当水果吃完一个的大小,他选了一些熟的,又选了一些稍微硬点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没吃完就太软,口感不好。
买好了豆芽,小苏发现旁边地上还有一些地姑儿,外婆爱吃这个,脆脆的,清甜可口。“阿姨,地姑儿怎么卖?”“1块5一斤,便宜卖了。”“今年我们家的果园干旱严重,橙子挂的果几乎都掉完了,我们家的橙子树叶子都被晒干了,蓄水池的水不够用,我跟我先生就决定,先不管树了,反正果子都掉的差不多了,保地姑儿,每天坚持给他们浇水,这才保住了正常收成,今年这天气确实太难了。”
小苏认真的给外婆选了两个,继续看看其他的摊子。“叔叔,这个豇豆怎么卖?”
“2块一斤”卖豇豆的是一位50多岁的大叔,他把紫色的豇豆堆放在搭好的架子上,旁边还有白玉米、青椒、空心菜、土豆、大白菜、茄子。
“豇豆被干旱了,不然可以长现在的两倍长,种在玉米地里的,没有打过药,天气高温之前就挂果了长的好得很,后面缺水,就长的有点皱巴巴的,但是煮耙耙菜味道巴士得很,豇豆米米多,皮薄。”
“玉米也来点,请给我留一层壳不用撕掉。”小苏认真的说。
“行,帅哥,给你挑老一点还是嫩一点的?”大叔问。
“老的嫩的各3包,大小都行。”小苏说。
买完了这些,小苏又按照妈妈的语音留言,买了蒜,也是按照妈妈教的经验,选独蒜皮亮亮的那种,妈妈说这样的蒜才是好蒜,不会放坏。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啊,都说菜市场最有烟火气,那么,早市就更能体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