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合适的演讲题目。后来灵感乍现,运用第一性原理,我们演讲是为了什么呢?直白的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口才。如果说好口才也是一门技术的话,那我是不是应该先借鉴一下前人的经验呢?!中国最贵的商业顾问之一刘润老师说: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于是我想起了在得到专栏中古典老师和刘润老师都讲过演讲能力的专题。经过认真的学习和整合,我把今天的演讲主题定为了:如何做一个好的演讲?
首先,要明白演讲者的基本立足点是顺着听众的演讲逻辑铺设认知台阶。人们思考问题的线索大都是线状的,很少有树状和网状结构的。什么是线状呢?比如说你去看老中医,老中医给你把完脉后可能会说你是不是经常盗汗多梦腿抽筋?你说是啊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老中医给你说一通,然后给你开药。你看这就是典型的问题~原因~方案式的线状结构。如果按照树状结构,他应该是先告诉你人总共有35大类疾病,然后每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概率,如何预防等等,没等他说完,你可能早就睡着了。这个立足点站稳了,最起码可以保证听众不会轰你下台。
其次就是演讲的基本架构和画面感了。演讲的基本架构包括坡道,观点和甜点。
坡道也就是场景代入,从身边的小事说起,或者从自己身上发生过的故事说起等等,说白了就是一个和听众破冰的过程。脱口秀演员思文,我非常喜欢她的脱口秀演讲,每次的场景代入都是从她和她老公发生的故事说起,很自然。观点就像是画龙点睛一样,这是最核心的东西,让别人知道你天马行空说了半天,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就像是小时候我们写议论文一样,论点,论据,论证缺一不可。论点就是你演讲的观点和核心,论据就是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撑你的观点。论证就是用无可辩驳的逻辑的来搭建整个过程。甜点就特别好理解了,就是不断的给听众一些奖励啊。
架构就好像是一个人的骨架一样,建好了,画面感就像是人的肌肉组织和血液,可以用主题金句,细节,幽默,类比,排比,数据和案例来描绘画面感,让这个人更更生动,更丰富,更多彩。举个例子吧,如果你想描述人人平等,用画面感的描述可以这样:在乔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和奴隶的儿子一起共叙兄弟友情。再比如,如果你想描述一辆宾利车很贵,价值888万。你可以这样描述:一个农民需要从商纣王还没出生的时候开始工作,不吃不喝,一直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买得起这辆宾利车。
最后要做好演讲的开头和结尾。开头三板斧,哇一下即让听众感觉很惊喜,很意外。比如可以用提问的形式,“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长生不老的生物呢?”哈一下即让听众哈哈大笑,可以准备3-5个段子,不同场合使用。比如说李敖在北大演讲的时候开场就说:“我最怕4种人,一种是不过来听演讲的,一种是过来后中途上厕所的,一种是上完厕所不回来的,一种是听完演讲不鼓掌的。”嗯一下即引起听众的共鸣。比如说冬天到了,令我们心惊胆战的雾霾天即将卷土重来,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哪些防护工作呢。
结尾可以用金句结尾,来升华主题。比如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追寻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吧。
这是我在纯行动小组会议上的第一篇演讲稿,如果对自己的演讲打个分的话,我觉得如果满分10分的话,我只能给自己5分吧。因为演讲过程中有看稿现象,在演讲前半小时,我特意演练了下,大脑都宕机了,明明是自己亲手写的演讲稿,卡壳太严重了。因为练的少,也因为不自信,更因为是第一次在行动小组会议上演讲亮相,强烈的自尊心驱使着打开手机便签(演讲稿在便签上),以备不时之需。整个演讲过程虽然很流畅,但是不出彩。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备稿。演讲稿写完以后,自己需要在课下多演练几遍,同时看好时间。吊儿郎当的准备和全神贯注的准备所带来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第二,不要太快。说话不要太快,要适当的停顿。今天又特意看了一期脱口秀大会,思文在台上的表现就特别好,有张有弛,不会太快,节奏把握的特别到位,该停顿的时候就停顿几秒,给听众反应和咯咯笑的时间。这也许就是抑扬顿挫的魅力所在吧。
第三,课下多做功课。很早之前我就想过要准备3-5个好笑的段子,3-5首古诗,3-5首歌曲,可以在不同场合用。可是迄今为止,我也没有完全准备好。段子,古诗,歌曲等等这都是甜点,我想没有人会拒绝甜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