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浏览简书时,有人写了礼金的故事,我就写个南北不同的现状的人情帐单,主要是白事。
北方,如有人去世,亲朋好友,远亲近邻,都会去烧纸,带着一刀纸去烧,人情都是送个总的。如果主家三兄弟,谁家给父母发丧,礼钱就是给谁家,送礼的人也是送一份的,一份礼金最低100元,200元与300元是大众价。
南方,就近年来,我送过的一次礼钱来说:
我的小学老师的婆婆去世。这小学老师是嫁给我娘家村里的,老公也教过我小学的,她老公三兄弟,三姐妹。
人情帐本差不多有20本吧,记人情的有七人。
一份众里的(就是上面的抚慰金,邻人的人情),六个子女分成六个帐本区,六个帐本区分为他们的子女区。
可能大家还没迷过来。
就像我,是只送老师夫妻的,送了两份,记在他们的名下,一份20元,算是友情。
像我哥,与老师他们又是邻居,于是他送的是老师夫妻的,其他两个儿子的,还有众里的,送了五份,共50元,每份10元,算是邻里情。
我姐是老师的大姑子童年玩伴,就给那个大姑子家送了一份,20元,友情。
一份10元,20元的,类似于烧纸。这两年移风易俗,丧事不再大操大办了。
老人出殡后,过了一个星期。主家开始根据老人的遗愿,将礼金捐给庙里,教堂里,学校里,福利院里,老人协会里……修桥铺路,什么都有,如果主家贫困,就只捐收齐的礼金,如果主家富裕,有给学校捐一幢教学楼的,或者成立一个助学金基金会的,礼金不够的,全是子女掏的。
南方人,喜欢捐钱,几乎人人都是从小到大有捐过钱,哪怕捐钱的人本身也很穷。
噢,自从移风易俗以来,从没听到谁家办事,吵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