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淡人生》是黄茵在21世纪初写的,这是她的随笔集,内藏100篇随笔。她是记者,也是写手。让我们从书中窥出一二。
她不像绝大多数人那样爱瞻前顾后,究根问底,她感觉至上,不深究,不计较,拥有女式的喜怒哀乐。
看淡许多事物,发现生活的美。韩少功为她作序时说道“有点智识的人却不够通透,悟不到平平常常才是福是美。被智识所累倒,倒不如愚笨一些的人多少还能守住自己的执着与宁静”。
**爱旅游**
黄茵喜爱旅游,各地旅游便可以感受各地的风情,体味各地的生活,
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她觉得“旅行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她尤爱西藏。
《山寨七日》中写了她在瑶族人的寨子里的生活,瑶族人热情好客。如若在瑶族人家里洗澡,会让贵客先洗,然后一个一个轮着洗。黄茵自然不乐意,怎么能让陌生人看着自己洗澡呢?但这份热情确实很温暖。
一个异族的小姑娘只身一人进入一个陌生村寨,没有被欺负,反而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还记得之前看过一些文章,说女老师到一个边远山区支教,当地有一户人家儿子老大不小还没有老婆,于是他们家里人就用迷药来迷倒老师,把她的衣服脱了。幸好当时支教的另一位男老师看到了,才使女老师安全没被侵害,之后那里再也没有人去支教了。
看到很多很多负面的乡村故事。也有些是因为太多的封建思想,导致其不开化和无秩序,我觉得真正淳朴的乡村是很少见的,似乎都是骂街,八卦,重男轻女。
而黄茵却经历了一个可以让陌生女孩安全和享受的地方。
西藏是黄茵魂牵梦萦的地方,她坚信自己与西藏有缘。
在《走马踏鱼河》中提到一个故事,一个人家中来了一个朋友,去找藏人买羊,藏人不愿,说春天羊吃草,冬天人才吃羊。那个人说给他加钱,他依旧不愿,还是重复那句“春天羊吃草,冬天人才吃羊”。
或者有人会觉得他固执,这是赚一大笔钱的机会。然而,懂得自然协调的藏族人却深知,只有维持生态的平衡,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我如是欣赏这样的人。
藏人给钱钓鱼汉,希望他可以放过那些神鱼,而钓鱼汉不愿。鱼钩勾住钓鱼汉的裤管,摘不下来。藏人走过来为他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对鱼说“鱼啊,真对不起,我没能救你下来”。
另一篇《神秘的报复》中,四人对神鹰的射杀,以及一些不敬的行为,引来了狐狸的调戏,狼的嚎叫。经历了在西藏最恐惧的一夜。
西藏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拥有神圣的神鹰和神鱼。这是当地人的信仰,是一种精神。这并不是迷信,而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意义实化寄托在物什上。藏人的古老神话,是神鹰不死,是布达拉宫的爱情故事,是雪山的圣洁。
西藏的雪山,高傲威严地守在西藏,注视着西藏的一草一木,它将神力赋予太阳神鹰。而藏人在它的庇护下,平安幸福的过着小日子,平淡却充实,少些纷争,多些温情。
心中有敬仰的东西,便会规范自我的行为;心中有畏惧的东西,便会知轻重;心中有热爱的东西,便会精心以待。这
是藏人对自己,对信仰,对生活,对大自然,对万物的模范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小感**
生活是美好而又煎熬的,而生活中的美,是没有定数的,浓妆亦美,淡抹亦美,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处处都是美丽如画的仙境。
而黄茵的生活中,遇见童安格是美,在电视上看见他也是美;西藏的故事美,西藏的民俗美。摄影即使不会聚焦,不会调焦,不会补光,没能拍到辉点,没有拍到最完美的照片又如何?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会捕捉美,会按下快门,那也是恣意开心的。
世界是美与丑并存的,越多的美好就越是对丑恶的诅咒。
而生活也有会些许思考,黄茵在与朋友的一次对话中说道“我常常觉得我的问题只是我的问题而已,与他人无关。我极少与我的朋友分享我所受到的种种压力,我没有向人诉苦和抱怨的习惯,种种坎坷在我看来是与生命俱来的东西,很自然也很普通,所以我不会因为我自己的问题而要求别人对我负一份责任,我也因此和别人有疏离感。”
而她的朋友说:“你很自私”
我不禁思考,不把苦难分享给朋友,就是自私?我记得曾听过有朋友说,他认识的一个人会把一些大家都认为重要的事情,讲给那些不熟的同学,让他们产生自己与那个人很熟的错觉。这自然也包括自己经历的苦难挫折。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伤口袒露给一个你不确定是否可以信任的人看?并以此来获得所谓的友谊?如果获得友谊的代价如此之大,我是不愿。如果曾经的痛苦那么廉价,居然成为你获得朋友的资本,那还真是辜负了自己曾经如此艰难才度过难关。
读完黄茵的书,我想起曾经有一篇高考满分作文里写道“真正的写作智慧是我‘手写我心'的了然境界”。
而黄茵便是我手写我心,我做随我意。真正优秀的作品是能让读者赞成书中的内容,悟出书中的真谛,感悟书中的精粹。
喜爱这个爱吃,爱旅行,爱流行音乐,爱交朋友的如孩提般智慧的黄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