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母亲一路子上骂骂咧咧,不时就要回头怒瞪向我,我跟在后面一言不发,和母亲向眼镜店走去。
眼镜店里几乎没什么人了,只有一两个人在店里进进出出。一到店内,母亲立刻停止了谩骂,转而笑脸盈盈地面对店员。那店员看起来只有30多岁的样子,却像刚满20岁的小姑娘一样,语气温柔。她在店里坐着,一见母亲来了,就从店东一直跑到店西,向母亲来问清情况。
“您是来配眼镜的吗?”店员亲切地说。
“嗯,带我孩儿来配眼镜的。”母亲从容地说。
“那好,他过去戴过眼镜吗?如果戴过的话,那把过去的眼镜拿过来看一看。”
母亲从口袋里拿出那个眼镜,转手就放在玻璃台上。那个店员小心翼翼地拿起来,左看看,右看看,脸上露出来一丝歉笑。
“您这个眼镜磨得这么厉害了,您先稍等一下,我先去测一个大概的度数,看一看能不能测出来。”店员说着,将眼镜腿合在一起。
“就是啊,我就是说他,早就让他来换眼镜了,但他就是不来换,死活也不愿意过来换。”说着,母亲鄙夷地看了一眼那个眼镜。那镜片已经磨花了,一些粉尘附在上面,金色的镜架上看不到以前的光鲜亮丽,只能看到漆磨去后的铁青。
“嗯,那我去了。”说着,店员就向内走去了。
店员出来后,就拉着我去另一个房间里测验度数,母亲跟在身旁,脸色还算平静,硬挤出一丝笑容挂在脸庞上。
室内,店员选好一个眼镜拿给我。眼镜是有着好几个镜片儿组合在一起的,青绿矮小的样子让人嫌弃。母亲不自觉皱起眉来。
那人从上往下指着视力表,直到最下面几层的时候,我却一直答不上来。店员不断调换镜片,母亲眉头又不自觉皱得更紧了。店员最终还是放弃了。她走出来,跟母亲说:
“这个视力最高也就只能到这里了。过去没早来,应该是眼镜磨花用了太长时间才导致的。”那个店员观察着母亲的神色。
“我就是说嘛,早让他过来换眼镜,他就是不过来换,现在好了吧,这都是他自找的。”母亲的语气里充满怒意,跟着店员向大厅里走去。
此时,店内又多了一个配眼镜的。她正和她母亲一同趴在玻璃罩上,仔细看每一个眼镜,期间,不时有店员从柜子里拿出来供俩人看。
母亲和那人好像认识,于是笑脸跑了过去。
“你过来干啥了呀?带着闺女来挑眼镜的吧?”母亲说。
“我闺女她开学之后还要军训,她那个眼镜不能用了,就带她过来挑一个。”她母亲说。
我在那里无措地站着,戴着那个丑陋的眼镜,看着两人侃侃而谈起来。但却无非都是:你现在在哪里工作?你女儿、儿子都怎么样了?小孩儿在班里成绩第几?家还在那片地方吗?那人和母亲说话时还不时来应付一下一旁的店员,说:
“小孩儿的东西就让他们自己来选。要是我们替她做了主,选了一个眼镜回家,她们回家指不定要多不高兴呢。”一旁的店员也附和着,母亲也跟着附和着。
“妈,我觉得那边儿那个隐形眼镜挺好的,如果军训的时候戴眼镜它容易晃,如果戴隐形眼镜的话也没多大点事儿。”
那个和我一样都是孩子的终于开口说话了。于是几人连忙改换阵地,向一旁摆放隐形眼镜的地方又围绕着她女儿继续聊起来。
“妈,你说这个眼镜儿行不?你觉得这个眼镜咋样啊,我还是觉得这个更好一点儿。”她妈紧接着连声附和着。店员在一旁讲解着,小心地提出一点建议。
“你没戴过这种隐形眼镜儿,第一次戴的时候,会有点儿不适应,摘下来的时候也不会这么容易。”店员在一旁解释说。
“我跟你说,我可不帮你摘这东西。从眼睛里拿出来,这吓人呼啦的。等你上完学之后,让你舍友帮你摘下来也行。”她妈笑着说。
“哪有自己家的母亲嫌弃自己家的小孩儿的呀。你说你这母亲当的可不称职啊。”母亲在一边调侃说。我在那里孤零零站着,愈发窘迫起来。
“那好了,就要这个眼镜儿吧。你这里是不是还送东西的?能不能送一个书包。”她妈问。于是店员急忙向里面拿东西去了。
等店员拿完东西回来时,她妈又说:“你这里能不能多送一块眼镜布,好两块眼镜布轮着用,也好洗。”她妈又要东西,母亲一闪而过鄙夷的神情,好像瞧不起连一块儿眼镜布也要找别人要。
终于,那两个人走了。母亲也终于想起来我了,向我这里走来。店员也随即热情地跑过来。
“行,那我先带他到里面再测验一下眼睛,行的话就这个度数,行吗?”店员心情愉快地问。
“行行行,带他去吧。”母亲招了招手。
等到我们回来时,店员又热情地开始介绍起了眼镜架。放眼望去,全都是银白色的。镜框大得像两个核桃一样,不时向我这边张望。我小心翼翼拿起又放下一个又一个的眼镜,仔细揣摩着,放眼望去,一个喜欢的都没有。
在母亲和店员的不断催促下,我小心翼翼地问:“你们这里有没有像我之前眼镜那样差不多的?”
于是店员又从另一边拿出来一个金色的眼镜,我见状欢喜极了,想要立刻就敲定这个眼镜。但店员有些不高兴了,说:
“这个眼镜这么成熟,三十多岁之后才戴这种眼镜的。你这个年纪还是最好不要带。”
母亲一听也附和着,于是这个眼镜又立刻被拿走了。我的心里顿时就被泼了盆冷水。
“好啦好啦,那就这个眼镜儿吧。”母亲说着,从一旁拿出来一个银色的眼镜。我麻木地点着头,带上。店员和母亲议论纷纷,恍然大悟似的,让我回头去照一照镜子。我扭过头去,陌生地看着自己。
“你瞧这显得人多精神,就这个眼镜儿吧,就这个就行了。”店员催促道。
“行,那就这个眼镜儿吧。”母亲说。
母亲说完,那个店员立刻又从一旁拿出来一张纸,那张纸上五颜六色的,密密麻麻全是字。
“那好,您看一看,您选哪一个镜片?”店员说。
“我建议您选这个镜片,这个镜片对学生平时上课有好处,而且这个镜片比较薄。戴着也不会这么累。”店员又接着说。
“行,那这个镜片多少钱?”母亲犹犹豫豫,指向了最上边的一个比较贵的。
“这个镜片六百多,加上这个镜框差不多,八百多了。”店员喜笑颜开。
“啊,我不记得你们这里买镜片这镜框一般都是送的吗?这次怎么还要钱了?”母亲震惊地说。
“啊,我们这里一般都是买外国品牌的镜片送镜架的。您看,您这个是国产品牌,是没有任何赠品的。”店员说。
“我不记得我闺女上次来这里买镜片的时候也选的是这一个吗?怎么上次就能送,这次就送不了了呢?”母亲追问道。
店员有些不耐烦了:“我们这边都是有规定的。能送的一定送,不能送的也不会送的。那应该是您闺女买的就是国外品牌的才送的。”
“但我记得上次来这里买这个镜片的时候,他也是送的镜架啊。”母亲继续说。
“那这样您看一看这个,这个比那个更便宜,这个只要一百二就行。”店员不耐烦说。
于是我们又继续开始挑起了镜架来。母亲偏要那个比较贵的,我说:我觉得便宜一点儿也挺好的。店员于是又拿出来了一个眼镜,是一百四十多的,于是我和母亲又开始争辩起来。那个店员不耐烦了,又继续去一旁找其他顾客了。等到我们两个终于定下来,还是要那个一百二的。于是母亲又和那个人继续争辩起来,说这镜架以前的时候也都是送的。
……
终于,那个人领母亲到电脑桌前带母亲看那些记录,姐买的就是外国品牌的,这个也只是国产品牌的。
母亲终于泄气了,又重新看起那张纸来。反复确认,一个镜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就这么小一点儿,镜片还要卖的这么贵?那人于是又急忙给母亲指了指下面四百的那一个,说两个没有什么差不多的,只是上面那一个更护眼而已。母亲继续在那里纠结起来,一直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像忍痛割爱似的,下定决心要最上面那个。嘴边还不停地喃喃说道:“苦什么,也不能苦孩子呀!”我在一旁一直劝导母亲,有一个眼镜就好反正最后也是要磨坏的,最后也都不能用了好坏都是一样的,就算换一个眼镜也不会多长多少度。但母亲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怎么说都听不进去。
“好啦,好啦,就要这个眼镜吧。”母亲小心翼翼地从背包里拿出刚从银行里取出来的钱,小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查,终于,在店员不耐烦的神情中交给了她。
回家的路上,我提着那个裝眼镜的袋子,默默地走着。母亲的脸上多了一丝讪然和愁苦,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而是小声地问我:“你觉得这个眼镜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