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南华经解读95
卷二中《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
庄子以为:人要有慈悲心和责任感,而又能“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所以颜回想拯救卫国人民;而子之爱亲与臣之事君,这两“大戒”也无可逃避。但是,一味直接求取“大用”,必遭横祸;一味退隐自愿“无用”,又白来这一趟,都不圆满。必须知道要“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尽人事而“自事其心”、“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因无用而大用。“因无用而大用”就是人间世合情合理的人生真实与态度。
养生主论“道不远人”,人从身边的工作就可以悟道。而人间世这一篇讲的就是当时的士人在自己的政治工作中如何悟道。《庄子》这本书中,经常假借著名的人物作为寓言故事的主角。人间世,就是从一个假托的故事开始。
颜回见仲尼,请行。(颜回向仲尼辞行。)曰:奚之?(仲尼问:你要去哪里?)曰:将之卫。(颜回说:我要去卫国。)曰:奚为焉?(仲尼问:你去做什么?)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颜回说:我听说卫国的国君年轻气盛,独断专行;处理国事轻举妄动而不知过错;)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轻易动用民力,百姓成片地死去,土地枯焦荒芜。百姓无路可走了。)
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我曾听您说,离开治理良好的国家,去往治理混乱的国家。就像医生要去救治病人。)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我愿用我所学来思考解决办法,或许卫国就能有救了!)
仲尼曰:譆!若殆往而刑耳!(仲尼说:唉!你要去受刑了!)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悟道不能杂入其它,杂入其它就不精纯,不精纯就会扰乱悟道,扰乱就会产生忧患,之后就难以补救了。)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古代修为最高的人,首先充实自己,再去扶助别人,如果自己还立不住,怎么能纠正得了残暴者的行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