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我指的是道德的约束生活律法的那些王朝,那段时光。人们的生活,不管是精神与物质,都是贫瘠的。种地靠天吃饭,为人处世讲究礼义廉耻,甚至有些事在脑子里有有想法或者从嘴里说出来,都感觉是一种耻辱。正直之人,比比皆是,那是人们心中正真的模范与榜样。寄情山水,隐姓埋名,不求闻达于诸侯,无忧无虑。就文学的造诣来看,在精神与物质,同步的情况下达到了顶峰,故有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部部经典,遗世独立。
新中国初期,从清王朝末期到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力,迅速撬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是外来文化。由于之前见得少,所以赶到新奇,当然里面的内容也不乏许多经典。受到熏陶的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脑洞大开,终于能尽情抒发自己的思想,就是生活在贫苦,有知识的慰藉依然能活出自我,散文小说,自是繁盛一时。然而对于生活没有改善,思想也只是糊里糊涂的大部分人,于是迷茫了,是追求思想精神的丰富重要,还是直面现实的生活,今天想明白了,明天转而在现实面前又推翻了。这是精神与物质,步调不一致的初期,此时精神与物质,交替领先,不分伯仲,产生的矛盾还不能同日而语,以偏概全。
直到如今,大部分的人们在生活面前,低了头。让他们坚定的理由,丰富的物质生活,足可以战胜一切。获得物质的满足,是人们的共同目标,代价就是抛弃精神与思想。物质享受远远的领跑精神,人们一边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从而让自己看起来过的充实;一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咀嚼空虚。全世界人们的生活都过得简单,直白,相同。于是一种叫做流行的东西就盛兴一时,长则三两月,短则三五天,直到淡忘。但永远会有新的流行出现,充斥与洗刷更新着你的认知。被动的接受,仿佛全部拥有,与世界接轨。但心里都知道,自己与自己想要的渐行渐远,自身的矛盾越来越深,直到最后麻木,沦陷。
精神与物质,和谐统一,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