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北京的“四九城”吗?


想在北京混,至少你得知道它叫什么! - 看鉴 - 腾讯视频

“四九城”,即指皇城的四个城门、内城的九个城门的总代称。所以,有的北京人就把“北京城”叫“四九城”.

北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时候,那时的燕国就在这里建起了城墙,从此开创了北京城墙文化的历史。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北京城墙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不断被延展着、变化着、丰富着。

城墙是人类开始走向文明的标志。说到文明就总是离不了城墙、青铜器、文字、阶级这几个标志,而对于古代中国文明的发掘无不以城墙遗址为要,可见城墙对文明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城墙的建设不仅仅反映了人们挖壕筑墙的水平,而且还反映了古代青铜矿冶和铸造的科技进步水平。只有相对高级和相对发达的城墙建筑,才能够保证城市生活的稳定和发展,这才是城墙“文化”最贴切的核心内涵。

在我国古代的汉字中的“城”,一方面是指“城墙”,另一方面又指“城市”。对于中国古代的城市的建设来说,大多是先修筑城墙,后形成市区的。城墙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军事防御。而国都的城墙不仅仅是一种防御工事,而且还是统治中心象征,这就是北京城墙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是北京城墙和其他城市的城墙的最大不同之处。我国历史上的城墙主要以矩形为主,北京城的形状为近似矩形。

说到北京城,原来有4道城墙,在城市的中心,皇宫外面是紫禁城,紫禁城的城墙不是一般老百姓的,所以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墙,虽然它也代表着一定的文化,只是那文化离我们老百姓太远了。它的外面围着一圈更大的城墙,叫皇城,皇城的外面还有周长24里的内城城墙,此外北京的南边还有外城城墙。

紫禁城宫城高墙环绕,城高10米,厚6米多,城外有护城河,又名筒子河。城四方都有高大的城门楼,南面叫午门,北面叫神武门,东边的叫东华门,西边的叫西华门。有城就一定有门,否则就只能叫墙而不能叫城墙了。中国对于门的理解和西方人不同,我们常见到的西式建筑,差不多就一大门,其余多是小门,西方文化是开放的,可是建筑却是相对封闭的独立的。中国古代,从院落建筑到城市建筑,总是不厌其烦的大建其门,中国传统文化是相对封闭,可是建筑却相对开放。

现存的北京皇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6—1420年),它是用砖砌成的城墙,城墙的外面还涂了朱红色,墙的顶上覆盖着黄色琉璃瓦。皇城南的大门叫做大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民国时又改叫中华门),东侧的叫“东安门”,西侧的叫“西安门”,北边的名“北安门”,清代改叫地安门。

北京从前的内城是在明太祖1370-1419年建造,内城周长约24里,一共有9个城门,老北京话说的“四九城”,就是内城东西南北的四面城墙和它的九个城门。

外城,明代时,正阳门外人口增多,为了防止外部的侵扰,1542年刘伯温等人建议明政府修筑北京外城。嘉靖32年又有给事中朱伯辰上书也建议说应该修。另外我国古代城市本来就有“内城外郭”的重城制模式。于是嘉靖帝下令大兴土木修筑城墙。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财政吃紧,严嵩下来到工地巡视了一番之后,提议先修筑南面城墙,等到以后有钱了再续修其他几面。最后把已经修好的北京南面的城墙,“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外城工程花费了十个月的时间,北京城就成了”凸“字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为1264年营建的元大都城。大都城设计时曾参照《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
    龙玄女阅读 3,926评论 0 0
  • 付出不一定要求回报,但如果人家不只不回报,连感激的心都没有,那就没办法再付出了,或许,只有真正无私的人才可以做到一...
    balabalaYang阅读 3,097评论 0 0
  • 五 传说中美丽春夜的猫王聚会,在我小卧室一窗之隔,持续上演又一春。我在梦里,千百...
    金指尖的花园阅读 3,411评论 2 2
  • 尋芳不覺染殘霞,幾處雲枝綠影斜。 東岸橋邊飛粉絮,西江月上泛仙槎。 寒風搗盡梧桐葉,清水猶銜並蒂花。 何況孤燈千萬...
    若蘭花開阅读 1,378评论 1 0
  • 红尘路上 那一段岁月 我全心付出无怨无悔 红尘路上 路有千万种 唯偏爱走你这一条 悲欢离合 人间路 风雨无阻 ...
    乐学艺术中心阅读 1,618评论 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