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长长的文章,主题是关于生孩子。
我看过不少关于孩子的电影和文章,大都充满着温情、洋溢着母爱、感恩和感动。这其中,关于为人母的辛苦和付出,都被冠之以伟大的字眼。
就连身为母亲的女人,都将哺育抚养孩子以及打理鸡飞狗跳家庭琐事这一过程,视为理所应当。
更有甚者在尽力扮演好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之后却得不到来自丈夫和婆家人的关爱而也默默选择隐忍委屈。
这篇文章一经转发,各路评论一时间纷至沓来。有拍手称赞的,说作者说出了女人心底的心声,也有谩骂其自私自利毫无责任的,而作者本人则无视这些批评言论,依旧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我看完整篇文章,其实作者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她真实而清晰地表达了关于结婚生子、婆媳关系、父母孝道等方面的观点。并非是宣扬每个女人都应该走特立独行、自私自利的路线,而是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懂得关爱自己,不要始终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一味忽略自己。
正视并厘清自己与父母亲人之间的关系,不要过分沉溺于传统思想而形成对自我的道德绑架,最终吃苦受罪的只有自己,谁也无法感同身受。
不得不说,这个姑娘有着强大的内心。做任何事都秉着坚持自我但同时也不伤害他人的原则,始终如一,不肯妥协,也甘愿承担因为自己的选择而有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比如离婚、与父母结怨等。
因为她深知,只有保障自己幸福了,过得舒心了,才能同周围人建立起和谐舒服的关系。这周围人包括父母、公婆、丈夫、孩子以及朋友等等。
其实,这个姑娘的故事很简单。
已经结婚但并不想立马生孩子的她,遭受到来自家人的一系列“死缠烂””,婆婆在邻居面前说她自私,左邻右舍都奉劝她早生贵子。
爸爸藏起了她的身份证和化妆品,每天几乎十几通电话“催生”,老公口口声声保证负责承担所有的家务活儿。
最终,在家庭会议面前,她妥协了,她表示可以生孩子,但是大家的承诺也要做到。产后由公婆、父母和丈夫全权负责照顾孩子,她要在三个月之后上班、健身和休养。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以为她也就是随口说说而已。然而养育新生儿的辛苦着实让家人苦不堪言却说不出口。
作者在文章的末尾说道,其实人人都是自私的。老公只想要“小宝贝很可爱”,公婆只要觉得“传宗接代”,爸妈只是想“儿孙绕膝”。而身材变形、生挨一刀、产后抑郁,只有自己来承担。
所以,她认为,既然你们选择要一个孩子,那你们就一定要负责到底,我还是选择我想要的生活。
虽然她的生活和处事原则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相信所有人的生活也都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事实证明,在她的坚持下,并没有出现想象中家人反目的局面。
虽然也吵吵闹闹,但家人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一个女人的不易。特别是公公和爸爸,几十年双手不沾阳春水的男人,似乎深深理解到婆婆和妈妈的不容易。
这不是一个该不该生孩子的故事,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做自己的故事。
坚持自己的决定并愿意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后果和责任,貌似简单背后需要的事何其强大的内心。背负在我们身上的无形的枷锁很多很沉重,除了外界强加的,更多是自己给自己的。
为人女要孝顺,为人妻要贤惠,为人母要隐忍,明明咬牙落泪却还要自我安慰,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时间长了就好了,孩子大了就好了,等老了就好了。
多为自己着想有多难,“自己”在多么深远的海底,眼前总是有着重重无法逾越的山峦。
不快乐要说,被忽略要讲,不爱了就走,不想要就拒绝,属于自己的尊重要争取,属于自己的爱要争取,如果世界是个圆圈,只应把自己放在中心。
只有自己健康快乐,才会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去接纳去爱别人,任何压抑着委屈和不安地付出,都无法循环形成一个良性的人际关系,迟早难以维系。
时间只会不停地带来麻烦和困难,人生何其短,却是为受苦而来,对自己好一点有何不可。任何一个心中有爱,爱别人,爱生活的人,都值得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
时间不会让一切变好,除非我们选择自己做主,无论好坏都要做一回主,那么无论何时想起来都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