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南山,金华市婺城区未来重点开发的白沙溪文化旅游带项目所在地。大雨将歇,我们一去看望究竟。
在中国,乌云与阳光总是不那么合拍。但婺城区偏偏有一个行政村叫“乌云”,我问朋友: 虞氏、郭氏先祖为何取这个名字?他说不知道。还有一个叫青草行政村的呢?据现场观感,是白沙溪一个大湾区,原来这里是一片砂地,只长青草。但无论是乌云还是青草,都有生命的气息,自然离不开阳光的关照。那就把视线投入到阳光里头,去寻找生命的绿色与村落的永久。
1——太阳出来之前
从兰溪出发经兰湖至琅琊镇,再沿白门公路前行,至乌云村路段,就可看到全部用鹅卵石干砌而成的古桥。它如一位经风雨见世面、满脸碎皱纹又不失智慧的的老人,淡定地横卧在小溪上。桥的周边,绿草茵茵,竹木尤其茂密。先前,也曾多次乘文友自驾车来过乌云村,却诗中没有发现它,让人唏嘘莫名。桥下这条小溪就叫乌云溪,是白沙溪的支流。经观察,这座桥连接今青草行政村西山、殿山两个自然村。古时候,从乌云山上采伐来的树木,可以随洪水流个一华里,就可以到达白沙溪溪西山段,然后经青草自然村诸村、琅琊镇、白龙桥镇,到达兰溪,汇入钱塘江。
2——太阳出来之后
乌云村已有600年左右历史。乌云村由上乌云、下乌云、木坞、小岭头4个自然村组成。
的确是农村啊,成排的土房子与土地连成一片,夯土既是材质也是色彩,暖调的色彩感无违和感地叠加在土地上,与城市中玻璃幕墙包裹的摩天楼是完全迥异的存在。
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地浮游着。
3——民风淳朴
新裹的粽子。还没到端午时节,但已到了农忙日子。
寄情山水,也寄情史上有名望的人。
虞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中期,修缮后的宗祠保持了古色古香的意蕴,白墙黑瓦,雕梁画栋。宅子两进两出,宽敞明亮。中间有一天井,雨时滴水入缸,与睡莲、兰花形成别致景观。而今,虞氏宗祠,连同大会堂已创建了文化礼堂。“大樟树下休闲乘凉,飘来浓浓翰墨芳香,古色古香虞氏宗祠,区的一级文化礼堂”,89岁的虞树春老人则写了一首《文化礼堂颂》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
4——劳动之余,我要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