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看了一本刚出版不久的心理学书,名字叫《理解愤怒》,这一本书的作者是丛非从老师,从大学的时候,我就一直关注他的公众号。后面也陆续买了一些课,丛老师的书总能够深入人心。
在这本书里, 丛老师一如既往的很深刻, 很全面的剖析了人的愤怒情绪。
愤怒这种情绪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非常常见的, 我们可能会生自己的气,也可能会生朋友的气,伴侣的气,父母的气, 或者是同事, 领导的气。
从小我就对愤怒这种情绪非常熟悉,因为我们家里面人经常发生争吵。
小时候,大人们可能会因为钱,或者因为我们这些孩子不听话而愤怒。
在愤怒中长大的我,其实非常害怕冲突。能不发生冲突的,自己就会尽量忍让或自我委屈。
在这本书里面,丛老师从各个维度分析了愤怒。愤怒只是表面上的情绪,愤怒的背后,其实包含了更加复杂的情绪。
愤怒是一种评判,愤怒是一种期待,愤怒是自我要求,愤怒是情感连接。愤怒是恐惧,愤怒是一种爱。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背后更加复杂的需求或者其他情绪或者规则,那我们只会跟一个愤怒的人回怼,这样的话,双方只能是两败俱伤的。
这本书的末尾给了一个愤怒分析表。以后不论你谁发生了争执,产生了愤怒的情绪,你都可以在这本书里面找到答案。
愤怒真的不是简单的只是愤怒那么简单,愤怒的人可能是脆弱的,也可能是高傲的。
他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显得自己特别理直气壮。
看完这本书,我突然明白了从小父母吵架背后的一些脆弱情绪。
以后我再遇到愤怒的情绪,不会先被对方带入,而是会先去分析一下对方是怎么了?
他是有什么需求呢?是什么样的生活经验,导致他觉得这样?
愤怒是魔鬼,是破坏人际关系,伤害他人的非理性情绪,但其实也是自我了解,自我疗愈或了解别人的一个窗口。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理解愤怒, 通过愤怒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也希望每个人都能照顾好自己的需求,学会爱自己,拥有一颗平静且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