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简书每篇文章都必须要写标题,我曾试过不写,最后发布时弹出  请写标题  的温馨提示。开始不太能接受,后来觉得这是一种态度,有始有终,有主次的APP。

慢慢的不在朋友圈发感想,一来朋友圈的关系太多,家人,领导,同事,客户,或者还有曾经。同一段话不同的人看到,理解估计也会不止一种。有时可能还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于是爱自拍和感性的我,降低了发自拍和感想文字的动态,要不就是工作,要不就是转发。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叫山果的文章,一下子把我拉回千里之外的小山村和二十多年前的童年岁月。

跟文章中那个小姑娘一样,我的童年清贫。家里全靠父亲一个人做苦力来养活。母亲在我四岁弟弟三岁不到,哥哥十一岁时追求自己的幸福,选择离开父亲离开她曾怀胎十月生养的三个孩子,跟她认为能给她余生幸福的男人走了。十年之间未曾回来看过我们一眼,即便如此,我跟弟弟还是经常在村小学转角的地方看向通往外面的乡村公路,奢望着某天那个熟悉的身影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每天只有在晚上才能见父亲一面,有时他回来我们已经睡着。

春夏之初,哥哥带着我走七八里路,到另一个村去采摘蕨菜,天黑之前用蛇皮袋子背回家。吃过晚饭,用棕树叶子撕成细绳把采摘回来的蕨菜一小把一小把捆扎好,哥哥再整齐的堆放在水缸旁边。四点多哥哥起来把蕨菜的根部再用菜刀切平整,然后放在蛇皮袋里。叫醒我,走七八里路去一个工业区售卖。每次能卖到七八块。买两包盐,再买一块水豆腐回去。

父亲从来不过问我的学习和每天做什么,这是无比的信任。这个举动对我后来的生活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能安排好我的日常,我能决定我做什么,不论去哪,父亲对我都是一百个放心。

那时在别人眼里我们是不幸的,没有漂亮衣服,没有好看的头绳,也没有新书包和新鞋子。老天是公平的,不公平的是人自己本身。清苦的岁月却都是满满的幸福。今天在看那篇  山果的文章,14岁,比我那时大好几岁,只因我们在农村,有不一样的体验。作者是漂亮的,笔下的很多人都是善良的。一如当初给我中餐的渡船腿残疾的夫妇,接我上学给我缝裤子的杨老师。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别人的生活就是我们看到的模样,也会从主观意识去定论幸福和痛苦。贫穷,是苦,一直保持贫穷,更苦。不论是用体力还是智力,让生活跟原来有所不同,都是一种幸福。

出社会久了,越发怀念过去的美好。

我理解所有人的改变,所以选择让自己保持初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往读书只求快,能明白大致意思即可,觉得读过了就了解了,可是过后我努力回忆书中内容的时候,只能再次翻看。所以大约从...
    周小茉阅读 586评论 0 0
  • 现在到底有多少大学打着名头在赚钱,又有多少人打着上大学的名头在拖延。 拖延着不去工作,不去长大,不去直面自己一直恐...
    Joan一忆稀薄凉阅读 440评论 0 0
  • 周末下雨,在家宅了两天,刷了一部剧——《读心神探》,读完了一本书——《城南旧事》。距离上一次好好静下心来看...
    点点Q阅读 181评论 0 1
  • 俄国作家蒲宁的小说《寒秋》中有一段话:“但是每当我回忆起此后所经历的一切时,我总是问自己:我一生中究竟有过...
    右耳进水很多阅读 956评论 3 4
  • 或许是经常看历史和理论性的书的缘故吧,几次想提笔写一写那些内心深处出翻涌的感想和难以诉说的惆怅时总是感觉下笔是那样...
    波斯坦磨坊阅读 2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