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媛从整理小白到精通的全过程
5年前是田媛(下文称之为媛媛)刚刚进入大学的日子,没有繁重的升学压力和父母的管束,让她在大学一度生活的很轻松,追剧、逛街、买买买的日子让她渐渐迷失了自我。她慢慢开始觉得这样的生活没什么意义。这时她处在了人生迷茫的十字路口。直到有一天她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整理师的报道,豁然开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媛媛问她的好朋友,身边有没有认识的整理师,朋友回答说:没听过这个职业。不知她是出于内心真正的热爱还是只觉得新鲜有趣,反正就这样懵懵懂懂的踏上了寻找整理之路。并告诉她身边所有的朋友:她要成为一名衣橱整理师。
开始的第一阶段就是不断地上网查阅资料,不断的看相关的视频,还买了一大堆的书回家阅读。这个过程让她对整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因为从小对整理收拾特别感兴趣,而且学习的物流管理专业,对于整理感觉是得心应手,毕业前她已经能运用自学的知识和整理技巧帮助了一些身边需要整理的家庭了。
毕业后,媛媛想成为一名专业的整理师,可是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困惑的她在百度上无意间搜到了一个关于整理师培训的消息,照着上面的联系电话拨了过去,对方的确是整理师培训班,她就开心的付费报名了。
于是她踏上了整理的第二阶段:参加培训。没有做过多的调查,就凭着一份热忱,踏上了学习之路。直到上课那天,她才知道上课老师的名字及长相。这次培训的学习周期是三天,对她来说收获最大的是学会了更多各种衣物的折叠技巧,回家以后她就开始迫不及待的在家实践,用所学的整理技巧和《断舍离》的理念,疯狂的在家叠衣服和扔东西。叠了的衣服觉得不满意又拆开重新叠,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和步骤,看到到家里的物品只要想到一个可以扔掉的理由,那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和这个物品说再见,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旧家具、电脑桌等,她都记不清自己扔掉了多少东西。自己家整理完,又去朋友家整理,完全陷入了不整理就不舒服的状态,她就这样练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踏上了为顾客整理之路,从一个顾客到N个顾客,通过良好的口碑宣传,有了越来越多的顾客,整理的核心手段是让顾客断舍离,扔掉大部分物品,再把剩下的物品通过整理技巧帮助顾客整理收纳,当顾客面对物品的取舍犹豫不决时,她就用自己的理念告诉顾客,断舍离的优点,断舍离的好处,让顾客“成功”的扔掉了这些物品。她总结这个时期的自己就是“断舍离”的狂热实践者和宣传者,好像着了“断舍离”的魔一样,也让顾客和自己一样着魔了。
(媛媛整理1.0版本)
整理的第三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实践的越来越多,服务的顾客越来越多,就越不满足于自己目前的整理。尽管顾客们都很满意,并且收获了一大片赞美之声。只有她自己隐隐约约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对,但自己又说不上来。她带着这样的疑惑和不解,去北京参加了最牛的整理机构为期十天的培训,这次学习对她来说有了很多改变,首先工作方式上来说,她学会了改造并运用在工作中,原来家里凌乱不只是不收拾的原因,也可能是家居本身就有不合理的地方,改造之后的空间被更合理利用,扔的东西可以变少了,甚至不扔也可以整齐的放在原来的空间里。还有关于舍弃的物品,她会建议顾客通过捐赠、送、卖的方式处理,不再只是简单粗暴的扔掉他们,让这些物品在其他地方继续发挥它的价值。回去之后,她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由自己一个人工作的模式变成了4个人一起工作的模式,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
(媛媛整理2.0版本,不难看出衣橱累不空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整理第四阶段:她去上海参加了日式的整理课程,这次的整理课程让她学到了从整理物品到整理内心的过程,不仅要整理自己的物品,还要整理自己的内心、情绪。而且跟顾客整理的全程都需要跟顾客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良好的沟通交流是整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作为专业整理师更应该去尊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对方。整理,走心一样重要。
(媛媛的2.1版本,整理的同时会给委托人讲解一些必备知识)
整理第五阶段:把自己的学习实践和所学所思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结合整理理念不断的上门实践。现在她就要开自己的培训班啦,希望把自己累积的经验和学到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整理,过上更加轻松舒适的生活。
2018年1月媛媛又准备去帝都学习新的整理理念,她说到多学学,把好的东西吸收下来,分享给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