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思维的阻塞是因为你没有什么可说的。你的才华并没有抛弃你。如果你确实有话要说,你不可能停止写作。你的才华是杀不死的,但因为你的无知你可能会把它饿晕。”
想让人物有生命,罗伯特说:压力之下。
每一个会将故事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有故事的人,自然需要学会讲故事。这是一个硬本领,也是一个软技能。每一个成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没有人会抗拒故事吧。
如何塑造人物?
如果不将人物放置在情节之中,人物便毫无力量。那些我们当年八股文式的写作方式,在任何事件出现之前就已经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的做法,比如“银灰色的白发,方正的国字脸,深情坚毅的的眼神,慎重地说道:同志⋯⋯”等等,白痴得懒得去评述它们。不在情结中的人物不是人物,只是标签,只是事先设定好的没有生命的石膏像。
人在压力之下的选择,压力越深,他的内在的本性就越凸显。人平凡压力之下的反应可能具有欺骗性,所以作为写故事的人,要将人物放置在更大,更深的压力之下,直至——罗伯特说“逼出无意识的自我”。我们能够想象,如果作为受众能够感受到他阅读的人物的“无意识”,并且移情——真的相信,那将是作者最大的奖励。
现在冷静清醒地看罗伯特的见解,真知灼见,但如果一个人真的把自己训练成任何情况下都知道该如何处理,写作如同解题一样,失去自由度,也许也是一场灾难。题外话,不谈。
人物在压力之下显露本性,这几乎是戏剧写作的诀窍,然而这仍旧不是最好,更优秀的作品,是人物在故事中仍旧表现出出乎观众意料之外的动作或决定,人物的形态是有发展轨迹的。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自己常常意识不到,人物形象是“静态的”,也就是我们设定好了形象、性格、状态,之后便进入叙述,这样的故事,情结大约发展了,但人物的状态其实是没有变化的——他不会有让受众意外的,或者未知性格变化以及由此引发抉择的动作或决定。优秀的作品,是人物是“动态的”,在情结的发展过程中,人物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将要做出什么举动,或者挖掘出什么心理。罗伯特将这种变化称为“人物弧光”,我实在想不出用什么确切的词描述这种现象。知道,记得,成为写作记忆,就够了。
“一个讲得美妙的故事有如一部交响乐,其间,结构、背景、人物、类型和思想融合为一个天衣无缝的统一体。要是想找到它们的和谐作家必须研究故事的诸要素,把它们当成一个管弦乐队的各种乐器——先分别练习,然后在整体合奏。”
我特别喜欢麦基这个“管弦乐队”的比喻。的确,当你开始面对你即将描述的世界的时候,只要稍微认真,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一切你都必须了如指掌,哪怕一个元朝的人喝的茶用的杯,都要进行研究,否则,这个世界就不对,读者不会有兴趣研究哪里不对,但他会用直觉拒绝你的设计,你欺骗了我。读者的内心深处会对任何细节说这样的话。不能逃避作为一个上帝的责任。
罗伯特道出如何产生出好故事的真谛——研究记忆、研究想象、研究事实。
“边写对白边寻找场景,边写场景边寻找故事——是最没有创造力的方法。”
罗伯特说:“这是最慢的工作方法。它可能让你兜多年的圈子,直到你终于意识到,并不是你的所有孩子都能走向银幕,按照你的意愿去行动去谈话;并不是每一个想法都值得拍成电影。”他也说:“你想要在什么时候发现这一点?是两年之后还是两个月之后?”
整本书读完,核心的价值太多了,每一个小小的点,都能带来长长的思考,学会写就故事还只是一个开始,持续地写下去,并且勇敢地记录下来,素材积累得越来越多,文章才会越来越丰盈饱满,让每一个故事都说得头头是道了,都栩栩如生了。这个文章也就有了生命力,也有了无限的可能。